台灣發明法國發光 人文關懷與鄉土熱愛成創意動力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10日專電)第124屆巴黎國際發明展台灣每件參展作品都得獎,共斬獲6金、10銀、45銅。金獎發明家向中央社表示,台灣創作能量來自於高科技、人文關懷及對土地家鄉的熱愛。他們希望自己的發明能改善人類生活,並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美好。
全球最悠久的巴黎國際雷平發明展(Concours Lépine)昨晚舉辦頒獎典禮,台灣從全球250件專利商品中脫穎而出,共榮獲6面金牌、10面銀牌、45面銅牌。
評審團主席拉維尼耶(René Lavergne)向中央社表示,台灣發明令人驚豔,是巴黎發明展的精神所在,也就是創新性、自發性,並服務社會。
勇奪兩面金牌的台灣輔康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以八合一AI評估/訓練機、坐站功能訓練機獲評審盛讚。
董事長葉晉毓向中央社表示,發明的意義在於「改善人類生活,使其更加便利」。
葉晉毓曾是物理治療師,他花了18年心血研發一系列設備,讓民眾能靠自主訓練正確運動、改善健康。
不同於一般健康器材,得獎作品連結大筆AI(人工智慧)數據庫,能和正常模組比對,在90秒內評估使用者循環、三高、代謝、賀爾蒙等身體機能退化程度,再根據狀況給予個人化的運動處方。
幾位本業為醫生的評審委員稱讚他的設備無法挑剔,不僅操作簡單、馬上能看到評估結果,還能立刻獲得建議的運動處方。
葉晉毓說,一般人不是運動,就是上醫院。但真正常運動者約只有總人口的10%,真正生病需要看醫生的則有20%,中間有70%「亞健康」族群,就需要這樣的設備來保養與促進健康。
他指出,設備已經落地台灣、日本等亞洲國家,也通過50多國的安全規範。這次來法國參展,感覺法國在預防醫學還在啟蒙階段,訪客也對設備的科學性頗為驚艷。這次參展,已有好幾間歐洲代理商感興趣。
身在產業第一線,葉晉毓指出,台灣在AI科技擁有領先地位,很早開始蒐集大數據,透過與學術機構合作等途徑,很快可以步入應用面,這是台灣很大的優勢。
他表示:「台灣環境越來越好,發明家只要有了想法與目標,有很多資源配套可協助完成。尤其在醫療上,這是跨越種族、國界的,台灣的確可以在這塊為世界人類做一些事情。」
台灣發明除了科技基礎與人文關懷,更有對土地和故鄉的熱愛。
艾銳爾國際有限公司創辦人劉宜忠以多功能組合式防水包獲得金獎。他穿著充滿海洋特色的南方澳旗魚陣上衣接受訪問。
該防水包提供水上活動、露營者等靈活運用的收納空間,因有不同隔層與隔間,因此即使大浪打來,內部也不會濕,且每個部件都可以拆開使用,賦予背包不同功能。
劉宜忠在展場上進行500多次展示,參觀者都表示耳目一新,且法國戶外運動人口多,台灣與法國市場能連結,具開拓前景。
劉宜忠告訴記者,他來自蘇澳偏鄉,是返鄉青年。當地近年來開始發展水域遊憩,機車旅遊也很盛行。他正以南方澳作為實驗基地,「這個產品,就是以家鄉為出發點,進行設計與發想,沒想到也在法國能得到呼應」。
劉宜忠本業為藝術家,講到得獎感想時,不禁哽咽:「參加展覽對我而言意義非常大,我為此努力非常久,創業是非常心酸的過程。我從偏鄉來,從未想過有天能登上這個舞台,連參展的錢都是借來的。我很努力,真的要相信自己,才能走下去。」
提到台灣的優勢,他表示,「我們有海有山與資源,是很好的創新基地,是發明家的研發中心,可以在短期驗證後把產品帶到國外,讓他們知道,這些是從台灣來的好產品。台灣不只有半導體,也有大自然與貼近生活的創意。我想從台灣出發,讓大家看到台灣產品的厲害」。
巴黎國際雷平發明展與巴黎國際博覽會(Foire de Paris)4月30日至5月11日在凡爾賽門展覽中心(Porte de Versailles)舉行,吸引超過50萬人次參觀。(編輯:陳妍君)1140510




標題:台灣發明法國發光 人文關懷與鄉土熱愛成創意動力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9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