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晚,張學友60+巡回演唱會在武漢完成了內地首站表演。這距離6月9日开始的中國澳門站首演已經近3個月,接下來,張學友將馬不停蹄的啓動內地巡演。

和澳門站相比,張學友內地表演有些微妙的變化。

一方面是時長。張學友爲這一輪60+巡回演唱會准備了很久,奉上了最大的誠意,無論是舞台搭建、舞美設計還是曲目選擇都極爲用心。澳門站選在金光綜藝館,由於場館限制,時間上卡的很緊,因此2個小時匆匆收場。

而武漢站的內地首演,很可能學友考慮到後續很可能會多達數百場的演出,更容易吸引觀衆、回饋歌迷,因此時長上增加了不少,當然這也得益於內地場館在時間上更加靈活。不過相比此前二分之一世紀演唱會、經典演唱會超過3個小時的演出,還是短了不少。

另一方面是曲目上的變化。武漢站的內地首演和澳門曲目上有一些不同。按照張學友的表演習慣,以往的巡演都會確定大部分一定會唱的曲目及表演順序,然後根據歌單來安排舞美和舞台變化。演唱會之前經過充分排練,在一遍又一遍的巡演過程中就能盡量避免出錯和忘詞。

展开全文

縱觀前幾輪巡演就是根據這樣的邏輯設計的,每一場的曲目基本一樣,在這個基礎上會有微調,一般集中在Encore部分往往會多一點變化。

但這次60+巡演,對比澳門和內地首演的歌單,會發現變化不少。

以學友和觀衆互動爲界,演唱會可以大概劃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從开場到第一次講話和觀衆互動。這部分澳門站的曲目爲《留住這時光》开場,後面跟着《Ooh La La》《馬路英雄》和《情不禁》三首勁歌,對比澳門和內地的演出這幾首沒有改動,後面一直到《交叉算了》都完全統一。

但在《Double Trouble》之後就有了大的變化,澳門站演唱的是《樓上來的聲音》和《沒有童話時》,武漢站則換成了《情書》和《我真的受傷了》。

乍一看,曲目這樣的變化很正常,畢竟《樓上來的聲音》和《沒有童話時》不算大熱曲目,而且是粵語歌曲,更適合港澳和廣東地區的歌迷,內地开場,換成《情書》和《我真的受傷了》兩首經典國語歌曲,學友有心了。

但再往後看就覺得不對勁了。第二部分的10首歌,竟然將《愛是永恆》拿掉,換成了《一千個傷心的理由》,其實兩首歌的傳唱度不相伯仲,而且《愛是永恆》在兩輪《雪狼湖》巡演中不斷表演,也有國語版本。最後Encore的部分,《李香蘭》也拿掉了。

縱觀這些變化,不由懷疑和某位因立場問題被內地封殺的林姓填詞人有關。被替換掉的《樓上來的聲音》正是這位林姓填詞人的作品。這絕非無端猜測。早在今年6月份,陳奕迅演唱會因爲節目單上將這位林姓填詞人的名字篡改成“林寶”而引發爭議,導致演唱會直接被叫停,證明了這位填詞人的作品難以出現在內地舞台上。

而學友演唱會更改的曲目還有《沒有童話時》和《愛是永恆》,兩首歌均爲另一位林姓作詞人的作品,而且兩位林姓作詞人,又有一定的聯系,很可能這個原因導致曲目更換。

不過相比來說,張學友的演唱會,不會像陳奕迅那樣影響那么大,縱觀9月8日晚的內地首演,整體相當完美,學友狀態極佳,現場唱功穩健,收獲一邊倒的好評。

而且學友確實有心了。衆所周知,過去三年“口罩”對我們影響很大,而武漢首當其衝,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犧牲也最多。電影《中國醫生》就是從武漢展开故事,而片尾曲《等風雨經過》則是周傑倫作曲、方文山作詞,張學友演唱的歌曲,對武漢有特別意義。

不知道是否受版權影響(歌曲的版權並不歸屬於歌手,而是詞曲作者,或對應的音樂公司),《等風雨經過》並沒有正式放進演出節目單,也沒有經過龐大的樂隊伴奏,學友只是在現場清唱了一下,但也還是令人感動。



標題:張學友60+內地首演,多首曲目被替換,疑與被封殺填詞人有關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3120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