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帶着醇香與神祕,融入了中國悠久歷史中的點點滴滴。在這片神奇的華夏文明土地上,黃酒不僅是情懷的寄托,更是詩意的寫照,傳承了千年的釀造技藝,傳達着文化的厚重信仰。李白曾在《客中行》中贊美黃酒色澤:“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陸遊也在《擁爐》中感嘆黃酒醇厚:“如傾泌鵝黃酒,似擁蒙茸狐白裘。”黃酒自古以來一直伴隨着文人雅士的詩酒情懷,成大諸多場合中的焦點。這古老的黃酒,不僅承載着詩意和才情,還映照着夢想和情感,更是代代傳承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黃酒被譽爲中國的國粹,其意蕴正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

黃酒素有中國“國粹”之美譽,是華夏文明的核心標志之一,黃酒堪稱所有酒的鼻祖,世界最古老的釀酒技藝始於黃酒;黃酒是世界美酒的活文物,釀造技藝從無間斷傳承至今;黃酒文化技藝博大精深,是國人智慧與汗水的結晶。通過對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的陶器分析發現,9000年前(新時期時代)已有用大米做的酒。黃酒的起源就來自於谷物釀酒,採用的是雙邊發酵法。這一研究表明中國釀酒物質起源的根本所在。

然後中國黃酒從早期米酒到成熟黃酒的發展一走就是上千年,唐代之前的谷物發酵酒,還不能稱之爲黃酒,因爲那時的谷物酒還處於低級階段,遠沒有達到現代黃酒的品度。唐宋以後,隨着釀酒業的進步,黃酒开始出現,而且產量逐漸增加,最終在元朝時,中國發酵酒的釀造基本擺脫了濁酒的困擾,進入了黃酒的階段。直至清朝,國外蒸餾技術的流入,白酒以低成本、制作時間短的特點。逐漸進入人們視野,但是皇親貴族還是以喝黃酒爲主流。

作爲歷史悠久的傳統釀造食品,黃酒承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深刻影響着世界各地,尤其在日本、東南亞等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酒性和順,純美的酒味和酒體飽滿,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淳樸內涵和寓剛於柔的文化精神。黃酒以其“柔和溫潤”而著稱,匯聚了甜、酸、苦、辛、鮮、澀六味於瓶,在自然融合中形成了獨特的品格,獨樹一幟,令人贊嘆。儒家強調“和爲貴”,而黃酒的協調、醇正、柔和、幽雅、爽口的綜合風格,恰如“中庸”之所在,散發着博大包容的魅力。

黃酒不但具有營養豐富、補血養顏、舒助活血、怡神舒物的作用,還提倡溫文有度、儒雅謙恭的消費環境和氛圍,這與儒家崇尚“仁義"的精神境界和格局道德准則是息息相通的。充分體現了人與人的關系,是在尊重關懷他人的基礎上,獲得他人的尊重和關懷。黃酒生性溫潤、醇厚綿長,在漫漫中華酒文化長河中,黃酒以其獨有的“溫潤”受人稱道。所以黃酒是中國人自己的釀造酒,是更適合國人飲用的酒。



標題: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黃酒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5741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