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又出台更多重磅大招刺激下,地產鏈繼續大力出奇跡!

截至收盤,A股地產鏈累計超過40只個股漲停,其中房地產服務指數漲超10.72%,开發商當中也有21只個股漲停。其中,地產老大哥萬科收市強勢封板,在港股的萬科企業甚至飆升超20%。

本周來,A股地產指數累計漲幅超過10%,港股累計有9只地產股實現翻倍,行情之熾熱超出很多人的預料。

正如昨日文章所言,隨着松綁和“收房”政策不斷落地,會不斷刺激市場對於地產鏈關注,未來一段時間這個市場邏輯都仍可能會繼續得到認可。

但暴漲的不止是地產,還有之前討論較多的低空經濟、AI、新能源等板塊也重新迎來資金的追捧,有些板塊的漲幅也值得關注。


01


今天,關於政府收儲商品房相關討論的重磅會議消息落地,情況與市場猜想差不多,但超意料的是今天央行政策的“三連發”:

1、取消全國層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

2、全國首套房首付最低下調至15%,二套房貸首付最低下調至25%。

3、全國個人公積金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5年以下首套爲2.35%,5年以上首套爲2.85%,5年以下二套爲2.775%,5年以上爲3.325%。

此舉疊加政府收購商品房、近期全面松綁限購等一系列政策,堪稱地產行業歷史以來最強組合拳。

比如买房利率,公積金全面性下降0.25個百分點,疊加全國個人商貸的房貸利率下限取消意味着也基本可以向公積金看齊,這個貸款成本,簡直就是直线下降了。

可見政府在救樓市上,稱得上是中國樓市歷史上“顛覆性”的政策支持,無論態度、力度、執行迅速,都絕對罕見,有着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氣勢!

可以預計,在如此強勢的政策催化下,地產鏈的市場行情持續時間和反彈空間,很可能會超出市場的預計,成爲當前極強的一個主线之一。

所以接下來,不妨繼續多關注以下三個受益的方向:

第一,被收購方的开發商。尤其是主營業務和存量房資產集中在一二线核心城市(出手折價率不會太差),以及手上還有大量優質土儲項目、上市市值和PB估值超低的房企。

第二,資產收購方,尤其國企房企和一些城投。剩者爲王,一些長期分紅表現較好(尤其股息率指標)的房企,或逐漸獲得長线資金追捧。(手持優質租賃資產就是擁有現金奶牛,無論融資便利、自營收租、還是資產打包運作,都有不小想象空間)。

第三個,重要產業鏈的配套商,比如建築裝修設計、各種建築材料,到後續的家裝家電、房產中介商和物業商。

相對來說,建材裝修包括家電這類的中下遊,在之前整體跌幅也很巨大,未來的業績又具有確定性(畢竟無論政府收房,還是刺激买房,都是要家裝家電),這些板塊的長期修復彈性或許還高一點。

還有大宗商品的建材端,比如有色金屬、鋼材、玻璃等,這些商品在近期基本都出現了強勢行情(其中今天的今天玻璃期貨主力大漲3.7%,純鹼期貨主力大漲了7.7%)。

當然了,由於短期內不少地產鏈個股漲幅已經較大,也需要隨時注意回調的波動風險。


02


除了地產,低空經濟也是今天表現極強的一個板塊,共有超過20只概念股漲幅超過10%,包括交控科技、勝藍股份、新晨科技三只實現20CM漲停。

今年以來低空經濟的火爆,得到了從頂層設計,制度條例到地方政策的持續加碼,一場“低空競賽”的序幕已經拉开。

3月,低空經濟首次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迄今全國已有多地發布招標公告,計劃編制相關發展實施方案。

而昨日迎來了一味重磅的催化劑。

北京市發布《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徵求意見稿),首次提出低空經濟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

其中明確量化的目標包括:

1)通過三年時間,讓低空相關企業突破5000家,帶動全市經濟增長超 1000 億元。

2)到2027年,培育10億元級龍頭企業10家,過億元產業鏈核心環節配套企業50家、技術服務企業100家;相關企業數量突破5000家;

3)到2027年,圍繞應急救援、物流配送、空中擺渡、城際通勤、特色文旅等,新增10個以上應用場景,开通3條以上面向周邊地區的低空航线。

4)到2027年,建立起覆蓋各類無人機及“低慢小”航空器、多種技術搭配、高中低空高效協同的安防反制能力。

地方在推進低空經濟上的動作十分積極,尤其是北上廣深,安徽蕪湖合肥等地,因爲這些地方有着航空航天、無人機發展的產業基礎,同時也是無人機消費相對高頻的市場。

北京作爲禁飛最爲嚴格的區域之一,推出了城市級別的低空行動方案,市領導將擔任工作小組負責人,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積極信號已經十分明確。

據不完全梳理,除了北京南京外,今年已有10余個省市發布圍繞低空經濟相關的行動方案或相關的徵求意見稿,以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

大部分都提及要支持加強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空域網絡、起降場地,其次是完善飛行保障/監管體系、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培育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等;還有設立相關產業基金,其中最大規模的達200億元。

低空經濟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輻射面非常廣,跟之前的數字經濟,互聯網+概念很類似,由一門創新應用的商用化,帶動了相關領域的融合發展。

例如,低空概念可衍生出多條應用分支,大致可以分成生產作業類,公共服務類,以及航空消費類三大領域。產業結構涉及低空設計制造、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一系列長鏈條,復雜程度不亞於同樣以電動化、智能化突出的新能源汽車。

從不同交通工具的成本比較來看,目前eVTOL有望成爲豪華專車、碼頭遊輪,直升機的競爭選擇,而短期內更適合應用於旅遊觀光、醫療運輸等場景。

據機構數據,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已經達到5059.5億元,同比增長33.8%。預計到2026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突破萬億元大關,復合增速將達到30%。中國民航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30年,低空旅遊經濟有望達到2000億元以上。

低空經濟的產業鏈條很長,不是只包括航空器的研發制造,還有起飛降落站、充電站等基礎設施,空域信息管理等後端服務,更需要大量企業的配套投入。

所以在上面這則意見稿中,我們看到對於低空經濟的支持,體現在要努力培育這個領域的龍頭企業,發揮產業鏈積聚效應,這一定程度上引導着市場資金的選擇。

低空經濟產業鏈,來源:中國航空網

目前,制造環節或處在類似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初期爆發階段。核心組成部分包括電池、動力系統、電子設備和飛控系統以及機體4大類,借鑑國內鋰電、航空航天產業,我國已經有成熟的制造體系。

比如碳纖維是eVTOL實現更輕、更長續航的關鍵材料,此前我們在裏做過推薦。去年碳纖維用於飛行汽車僅200噸的體量,佔全球航空航天領域不到1%。隨着下遊eVTOL使用場景的拓寬,有望增加航空航天這一應用領域裏頭碳纖維的用量。

今天,碳纖維概念的安達維爾、南京聚隆、吉林化纖、蒙泰高新等的漲幅都已經較爲客觀。

除了制造階段,產業鏈其他環節均吸引了上市公司搶灘登陸,比如空管服務、低空旅遊產業等,都是潛在的題材。

整體來看,低空經濟這個賽道盤子很大,一定不要錯過。



標題:全线漲停!預期开始兌現!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835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