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十箭齊發”,中國平安(601318.SH/2318.HK)資負兩端改善、價值修復可期
5月7日,港、A股保險板塊迎來了一波不錯的上揚行情,其中,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新華保險在港股早間紛紛衝高,一度大漲超3%。
引發這一輪股價上漲的直接因素正是市場對重磅利好政策的積極反應和預期強化。
當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以及中國證監會聯合召开了一場備受矚目的新聞發布會,會上人民銀行宣布推出“三類十項”的貨幣政策組合拳。這一政策的核心目標在於通過增強市場流動性、有效降低融資成本以及精准地支持關鍵領域等一系列措施,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隨着政策的發布,市場的焦點迅速轉向了金融體系內的各大參與者,而保險行業作爲其中的關鍵一環,自然成爲了關注的熱點。特別是作爲國內保險業龍頭企業的中國平安,如何在此輪政策紅利中捕捉機遇也成爲當下市場投資人不容忽視的課題。
01
政策解讀:
三大維度重塑金融生態,險資成關鍵樞紐
此次一攬子政策的出台,兼顧短期托底與中長期培育,通過結構性工具與總量工具的有機協同,釋放出“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的明確信號。伴隨多維度的政策調控,這些政策也有望重塑金融生態,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作爲金融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保險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具體來看:
其一,流動性釋放:險資配置空間進一步拓寬。
央行此次“十箭齊發”中,核心是通過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長期流動性供給,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
從流動性釋放角度來看,央行降准0.5個百分點釋放的1萬億元長期資金,意義非凡。這不僅僅是數字上的增加,更是一種信號的傳遞,表明政策層面對於市場流動性的高度重視。
保險資金作爲金融市場中具有獨特優勢的長期資金,有着其自身的配置節奏和策略。險資在配置資產時,往往需要在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之間做出權衡。而此次流動性增強,使得險資在配置空間上有了更寬廣的空間。
以中國平安爲例,其2024年投資組合規模已超5.73萬億元,如此龐大體量的資金,在流動性寬松環境下,战術操作可以更靈活。中國平安可以更大膽地增配高股息資產,如那些業績穩定、現金流充裕的銀行股以及公用事業股票。這些資產不僅能提供穩定的股息收益,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經濟周期波動的風險。
同時,長期債券也是一個重要的配置方向。通過鎖定長債收益,中國平安能夠在利率下行周期中提前布局,爲未來的收益奠定基礎,有效降低負債端成本壓力。
而且,汽車金融與金融租賃公司准備金率調降至0%,定向釋放流動性至消費金融領域,與平安在汽車金融、消費信貸等場景的布局形成協同。這使得中國平安在消費金融領域的業務拓展有了更堅實的支撐,能夠更好地滿足市場對於消費金融的需求,促進消費市場的發展,進而推動經濟增長。
其二,利率下行:負債成本優化與資產端彈性共振。
此次價格型政策的核心是引導融資成本下行,涵蓋下調政策利率,降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同時調降公積金貸款利率。
逆回購利率下調0.1個百分點至1.4%,帶動LPR同步下降,這對於緩解企業及居民債務壓力有着積極的作用。在經濟運行中,企業債務壓力的減輕意味着更充足的資金用於擴大生產、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從而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居民債務壓力的減輕則有助於提升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促進消費升級。
對於保險行業而言,利率下行周期中,險企負債端成本壓力得以減輕。傳統壽險預定利率的調整,使得保險產品在定價上更具競爭力,能夠吸引更多客戶購买保險產品。而資產端方面,險企可以通過拉長久期和增配權益資產提升綜合收益率。
其三,結構優化:政策紅利直指新質生產力。
此次政策端也強調將創設並加力實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普惠金融等領域。
其中,8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與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引導資金流向半導體、新能源、養老等战略產業。
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對於提升國家科技實力和產業競爭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平安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此前表示,近幾年中國新質生產力一些領域蓬勃發展,例如半導體、低空經濟、AI在垂直領域的應用等,這是險資應該投資的方向。
而養老產業作爲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關鍵舉措,也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國平安在養老領域的布局,如“保險+養老社區”模式,不僅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還能提升客戶的黏性和忠誠度,實現保險業務與養老服務的協同發展。這種政策與企業投資战略的契合,使得中國平安在相關領域的投資更加具有安全感和可持續性,能夠更好地分享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02
借勢政策東風,平安如何構建差異化競爭力?
作爲國內唯一持有全金融牌照的綜合性金融集團,中國平安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既得益於對政策紅利的精准捕捉,也離不开战略層面的前瞻布局。
接下來不妨從三大稟賦出發,結合政策與其經營實踐,分析其當下政策紅利下的差異化競爭力。
稟賦一:做好資負匹配,穩健穿越周期。
在保險經營中,資產負債匹配管理是穩健發展的重要基石。中國平安通過以長期資本優勢服務國家战略,堅持以資產久期與負債久期匹配爲核心战略的險資投資策略,在復雜經濟環境中實現穩健增長。
此前其年報顯示,2024年中國平安綜合投資收益率爲5.8%,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綜合投資收益率達6.0%,同比上升2.4個百分點。拉長時間线,近10年,平安共計實現平均淨投資收益率5.0%,平均綜合投資收益率5.1%,這不僅超過了內含價值長期投資回報假設,而且波動率相對較低,展現出穩健經營的態勢。
從投資端來看,平安注重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合理布局股票、債券、不動產等各類資產,並積極優化投資組合,確保在市場波動時能夠穩定收益。而在負債端方面,平安的產品策略則緊密貼合市場需求與經濟形勢變化,旨在滿足客戶不同層次的理財、健康、養老等需求。
稟賦二:全牌照金融生態協同,“醫療+養老”助力價值重構。
在保險行業競爭加劇、客戶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當下,中國平安憑借其獨特的“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驅動模式,在市場中开闢出了一條差異化發展的道路,構建起一個富有競爭力的閉環生態。
一方面,依托於其全金融牌照優勢,中國平安全面覆蓋銀行、保險、資管等業務領域。通過各業務板塊之間的交叉銷售,形成了強大的協同效應。這種協同效應使得平安能夠有效地整合資源,將銀行的金融服務、保險的風險保障以及資管的投資管理等功能無縫銜接,爲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綜合金融解決方案。其客戶群體龐大,覆蓋超2.45億個人客戶,海量的客戶基礎爲平安的業務拓展和價值創造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從今年一季度的數據來看,壽險及健康險業務表現亮眼,新業務價值達成128.91億元,同比強勁增長34.9%,新業務價值率達成32.0%,同比增長10.4個百分點。其中,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70.8%,社區金融服務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71.3%。這些數據充分彰顯了平安在綜合金融模式下多渠道綜合實力的顯著增強以及業績成長潛能的持續釋放。
另一方面,在“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驅動模式中,醫療養老板塊的布局尤爲關鍵且極具前瞻性,正助力平安實現客戶價值的深度挖掘與價值重構。
平安精心打造了“到线、到店、到家”服務網絡,全方位整合健康管理、慢病診療、養老社區等資源。截至2025年3月末,平安近2.45億的個人客戶中,有近63%的客戶同時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提供的服務權益。
稟賦三:科技賦能風險管控,“AI+”布局打开價值錨點。
伴隨數字化浪潮席卷各個行業,中國平安憑借強大的科技實力,積極構建“AI+金融+醫療”的垂直應用生態,這一战略布局不僅顯著提升了公司的運營效率和風險管控能力,更爲其業務拓展與價值增長开闢了全新的路徑。
在金融服務端,AI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已初顯成效。以此前一季度數據來看,其AI坐席服務量約4.5億次,覆蓋平安80%的客服總量。同時,其實現93%的壽險保單秒級核保,壽險保單閃賠佔比達56%。此外,平安產險反欺詐智能化理賠攔截減損34.2億元,同比增長14.0%。
在醫療端,平安的AI技術同樣發揮着重要作用。其自研AI輔助診療系統,已覆蓋超過2000種疾病的診斷知識,導診准確度超過99%,輔助診斷准確率在95%以上。其創新打造的AI健康管理師,助力慢病管理改善率達90%。而名醫AI助理服務“平安芯醫”,目前也已覆蓋20余個真實醫療場景。
借助AI與醫療的融合,不僅有效緩解了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也提升了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質量,特別是在健康管理領域,引導用戶養成健康生活方式,降低疾病發生風險,這與國家“健康中國”战略高度契合,也爲公司帶來了更多新的業務增長機遇。
03
結語
站在當下來看,平安的價值成長邏輯可從如下兩個核心維度來展开。
短期內,行業貝塔釋放,業績與估值彈性顯著。
中信證券研報稱,從短中期看,壽險公司供給側正顯著出清,頭部公司回歸各自本位,差異化特徵有望貢獻阿爾法。而從保險板塊維度看,其認爲目前已經具備慢牛特徵,建議中長期布局。
隨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落地,宏觀經濟預期改善,權益市場有望回暖,這也將直接帶動中國平安持有的權益資產增值。考慮到板塊低估值與資負協同改善形成共振,以平安爲代表的頭部險企憑借資產負債動態匹配能力與產品創新優勢,將持續強化穿越周期的經營穩定性。
着眼中長期,平安的生態價值凸顯。
在政策紅利與科技創新的雙重驅動下,中國平安正經歷從傳統金融巨頭向“科技驅動的綜合服務生態平台”的战略性蛻變。其價值錨點也將實現躍遷,不再局限於單一的金融產品,而是拓展至全生命周期服務,鎖定客戶長期價值,爲公司的持續增長提供確定性支撐。
總的來看,平安憑借前瞻性的战略布局,精准把握政策機遇,充分發揮金融全牌照優勢,強化醫療、養老生態協同,並深度釋放科技賦能潛力。在政策紅利下,其有望實現資產端收益提升與負債端成本優化的雙重共振,不斷助力高質量發展。(全文完)
標題:央行“十箭齊發”,中國平安(601318.SH/2318.HK)資負兩端改善、價值修復可期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