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碳酸鋰:跌宕起伏的價格,充滿變數的未來
過去兩年裏,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經歷了顯著的波動,從歷史高位一路下滑。2022年初,碳酸鋰價格在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快速攀升,並在當年11月達到約60萬元/噸的峰值。2023年起,由於供應過剩、需求減弱等因素,價格大幅回落。
2023年9月,碳酸鋰價格已降至約17萬元/噸,年內累計跌幅達到66%;2023年底,碳酸鋰也最終突破10萬元大關引起業內震動。
2024年以來,碳酸鋰價格开始一路下跌,在過去短短數月內接連突破每噸10萬元、9萬元、8萬元幾道大關。
2024年各月碳酸鋰結算價格 來源:廣州期貨交易所
截至12月30日,據SMM鋰電數據統計,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低至7.39-7.62萬元/噸,均價7.505萬元/噸,環比上一工作日下跌500元/噸。
2025年初,碳酸鋰的價格有所回升,這主要是受到下遊需求的支撐。春節前,受節前備貨需求的影響,碳酸鋰期貨價格一度衝高至8萬元/噸左右,現貨價格也隨之上漲。
這一時期,供應端相對緊張,特別是一些冶煉廠由於原料緊缺或生產設備檢修導致的減產,加劇了市場對碳酸鋰的關注。
然而,盡管碳酸鋰價格已經有所回升,但可能仍尚未完全觸底,不少業內人士期待“深V反彈”可能不會出現,供給端的擴產和潛在的新發現仍然使價格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這也導致在鋰價日趨下滑的大背景下,國內鋰行業的幾起新聞卻頗顯“兩極分化”。
一方面,位於江西宜春的雲母提鋰龍頭志存鋰業、寧德時代旗下江西鋰礦、九嶺鋰業,在之前相繼宣告停產減產;青山集團也將其阿根廷兩座鋰鹽湖項目的礦權讓出。
另一方面,國內企業仍然在擴產,先是聚能永拓年產5000噸滷水提鋰專用鋰離子吸附劑項目投產,且生產线仍計劃擴產至25000噸;後是盛新鋰能取得亞洲最大鋰礦——木絨鋰礦採礦許可;海外也不斷給產能加碼,美國阿肯色州在西南部的Smackover地層中發現儲量約爲500萬至1900萬噸的巨量鋰資源。
與此同時,受鋰價波動影響,提鋰技術也不斷取得新成果,鹽湖提鋰發展勢頭正熱。西藏礦業、鹽湖股份都宣布其擴產計劃,央地聯手打造的世界級鹽湖產業集團——中國鹽湖集團也官宣成立。
2024年,盡管電動汽車市場的需求持續增長,但由於價格波動的影響,部分電池廠的採購策略趨於謹慎,導致下遊市場對碳酸鋰的採購量並未如預期那樣激增。
同時,鋰電池企業通過提升產能和優化生產流程,盡量緩解了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但仍未能完全避免供應鏈成本的上升。
從鋰電行業的角度來看,起初碳酸鋰價格高漲主要是由於需求端強勁的採購意愿,尤其是在電池廠的補庫需求和上遊鋰礦企業的惜售情緒。
然而,隨着全球鋰礦產能的持續釋放,碳酸鋰價格也开始出現回落。
6月之後,南美、澳大利亞以及非洲地區的鋰礦供應逐步增加,全球市場的供給壓力加大。
與此同時,中國和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增速放緩,導致碳酸鋰價格在8月和9月間最終回到7萬元/噸左右。
對於儲能行業而言,碳酸鋰價格的波動同樣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儲能項目通常涉及大量的電池級碳酸鋰,這使得原材料價格波動直接影響到項目的經濟性。
儲能行業的需求增長未能達到預期,市場未能完全消化供應端的增量,也會加劇碳酸鋰供應過剩局面。
作爲電池的核心原材料,碳酸鋰價格的上升不僅僅是增加了電池制造商的生產成本,對上遊鋰礦企業來說,不確定的碳酸鋰價格對其發展影響也有很大弊端。多家礦企發布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其業績普遍受到鋰價下跌的影響,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天齊鋰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36.46億元,同比下降57.48%;淨利潤爲-57億元,同比下降170.4%;盛新鋰能營收34.98億元,同比下降47.23%;淨利潤爲-4.62億元,同比下降142.17%;贛鋒鋰業營收139.25億元,同比下降45.78%;淨利潤爲-6.4億元,同比下降110.66%......
總體而言,鋰礦企業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業績受到鋰價下跌的顯著影響,盈利能力普遍下降。
上遊礦企受鋰價波動影響巨大,產業鏈下遊企業同樣承壓,不少企業的業績報告都提到“原材料價格波動導致利潤下降”。
2024年碳酸鋰日結算價格走勢 來源:廣州期貨交易所
雖然碳酸鋰價格的回落實際上也使得部分儲能項目的成本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從而緩解了初期的壓力。但隨着全球碳酸鋰市場的供應過剩,價格短期內難以回升,儲能行業面臨的挑战依然存在。
從技術上看,除了傳統的鋰電池和儲能技術外,鈉離子電池和固態電池等新技術的崛起爲碳酸鋰市場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盡管碳酸鋰在電池領域的應用仍然佔主導地位,但隨着技術進步,未來市場鈉離子電池等新興技術也會對碳酸鋰價格形成一定的下行壓力。
另外,全球鋰礦供應的多元化趨勢爲碳酸鋰價格的波動提供了多重影響因素。
2024年,澳大利亞、南美和非洲等地區的鋰礦供應不斷增大,且全球鋰鹽生產的技術不斷進步,這使得碳酸鋰的供應量持續上升。
然而,供應端的擴張並未同步帶動需求的增長,尤其是在電動汽車和儲能領域的需求未能達到市場預期,供應過剩的問題仍難以解決。
盡管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的需求增長勢頭強勁,但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已經开始逐漸放緩,在2024年下半年更是呈現增長疲態,部分企業在成本壓力下的生產調整,也加劇了市場的供需錯配。
與此同時,部分地區的政治動蕩和環保政策的加強,也可能對鋰礦开採產生影響,從而進一步加劇市場的不確定性。
隨着全球各國政府政策的調整,特別是在歐盟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徵收反補貼稅後,出口市場的需求受到一定影響,進一步限制了碳酸鋰價格的上漲。
根據市場預測,2025年碳酸鋰的供應過剩將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隨着全球鋰礦產能的逐步放緩,特別是在南美和澳大利亞的鋰礦供應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市場將逐步向供需平衡轉變。
然而,短期內供應過剩的局面依然存在,價格仍將保持震蕩態勢。預計碳酸鋰價格將在6萬元至10萬元/噸之間震蕩運行。
盡管2024年供應過剩的局面未能立即得到解決,但未來隨着全球鋰礦產能的調整、新技術的發展以及需求端的變化,碳酸鋰的價格有望在適當的區間內穩定。
鋰電和儲能行業的企業需要在這一過程中靈活應對,優化供應鏈管理,適時調整生產策略,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標題:瘋狂碳酸鋰:跌宕起伏的價格,充滿變數的未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