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再現“A喫A”,且雙方都是半導體設備龍頭公司!

3月10日晚間,因籌劃控制權變更自3月6日起停牌的芯源微,新主揭开面紗,爲半導體設備龍頭北方華創。

消息影響下,北方華創今日开盤也震蕩拉升,但截至發稿已大幅回落,跌近3%,報443.37元/股,總市值2367億元;芯源微則表現強勢,截至發稿漲近11%,報97.98元/股,總市值196.9億元。


“A喫A”再現


具體來看,芯源微昨夜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沈陽先進制造技術產業有限公司(簡稱“先進制造”)擬將其持有的1906.49萬股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9.49%)以88.48元/股的價格轉讓給北方華創,交易對價合計爲16.87億元。

同日,公司另一持股5%以上股東沈陽中科天盛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天盛”)擬通過公开徵集轉讓方式協議轉讓其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1689.9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8.41%)。

北方華創將繼續增持公司股份並取得控制權。

此次交易並非偶然,而是半導體產業整合大潮中的重要一步。北方華創作爲A股市值最高的半導體設備公司,其2023年營收超過220億元,截至發稿,公司市值超過2400億元。而芯源微作爲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企業,產品主要包括光刻工序塗膠顯影設備、單片式溼法設備等,其主要客戶包括晶圓廠和封裝廠。

雙方在業務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整合後有望發揮協同效應。此次交易完成後,北方華創將持有芯源微約17.9%的股份,超過芯源微現第一大股東遼寧科發實業有限公司的10.61%。

這一舉措將使北方華創在芯源微的決策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爲雙方的深度合作奠定基礎。

從財務狀況來看,北方華創2024年全年淨利潤總額預計能達到51.7億~59.5億,同比增長32.6%~52.6%,創下歷史新高。其連續九年淨利潤增速超過30%,展現出強大的成長能力,如此增長在國內所有上市公司中都是唯一的存在。

在行業處於什么水平呢?

要知道,2024年,國內第一晶圓廠中芯國際的預期淨利潤約爲37億,AI芯片龍頭海光信息的預期淨利潤僅19.29億,北方華創的淨利潤總額約爲中芯國際的1.5倍、海光信息的3倍。

所以說,北方華創是A股“成長之王”毫不爲過!

而芯源微202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7.7億元,同比增長3.09%;實現淨利潤2.11億元,同比下降15.85%;實現扣非淨利潤8175.36萬元,同比下降56.32%。

盡管業績有所下滑,但芯源微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市場地位依然不可小覷。其產品已完整覆蓋前道晶圓加工、後道先進封裝、化合物半導體等多個領域,擁有豐富的技術儲備和客戶資源。


行業整合大勢所趨


北方華創此次擬取得芯源微控制權,是其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環。北方華創在半導體設備業務板塊的主要產品包括刻蝕、薄膜沉積、爐管、清洗、快速退火、晶體生長等核心工藝裝備。分析指出,通過整合芯源微,北方華創可以進一步豐富其產品线,提升公司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的綜合競爭力。

此次交易的推進速度也頗爲迅速。

3月5日,芯源微首次公告了籌劃控制權變更的股票停牌公告,僅僅三個交易日後,方案落地,並且北方華創已經與先進制造籤訂了股份轉讓協議。北方華創的實際控制人是北京市國資委,公司表示此次收購是爲加快推動公司战略落實,發揮協同效應,提高股東回報。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半導體設備行業的整合是大勢所趨。

近年來,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達到282.7億美元,連續三年成爲全球最大市場,佔全球市場份額的26.3%。

盡管2022年全球經濟下滑,但半導體設備市場仍實現增長,規模達到1076.4億美元。從產品結構來看,光刻機、刻蝕機和薄膜沉積設備是半導體設備的核心,分別佔比24%、20%和20%。測試設備和封裝設備分別佔比9%和6%。盡管市場規模增長顯著,但國產化率仍較低,光刻設備、離子注入設備等關鍵設備的國產化率不足10%。

未來,半導體設備國產化趨勢明顯。據預測,2023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將達390.8億美元,2024年進一步增至449.2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8.6%。國產設備在氧化/熱處理設備和清洗設備領域的國產化率已超過30%,但在光刻機等高端設備領域仍面臨較大挑战。



標題:復牌大漲,百億芯片股“新主”揭曉,2400億龍頭收購178億芯源微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0912.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