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時刻!大資金爆买
暫停“對等關稅”90天消息一出,全球市場,強勢反彈!
港A市場也不例外,各大指數均大幅高开,雖然其後有所回落,但最後依然收漲,錄得連續3日反彈。
其中,重倉港股互聯網龍頭的港股互聯網ETF(513770)今日盤中一度漲逾7%,成爲市場一個亮點。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市場巨震之際,南向資金跨過香江爆买港股。
昨日港股迎來歷史性時刻,南向資金單日淨买入額超355億港元,創港股通开通以來最高單日淨买入紀錄。年初以來,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港股已超5695.83億港元,爲歷史同期最高,顯示出資金對港股市場的堅定信心。
很明顯,即使經歷了周一的恐慌性下跌,資金對於港股,特別是科技資產的熱情,並沒有退卻。
而這一次下跌,很可能爲後續的配置提供了好機會。
01
科技股全线反彈
先簡單復盤一下今天的行情,以大家最爲關心的幾個方向爲例:
第一,是科技板塊,尤其是AI相關的,因爲這些板塊是過去數月科技資產重估的主角,是資金重倉的方向。
可幸的是,AI科技今天的表現相當不錯,尤其是之前跌幅比較大的果鏈。
美國總統在講話中表示,會考慮對部分美國公司豁免關稅,蘋果作爲美國“旗艦企業”之一,被視爲豁免的潛在候選。
隔夜美股大漲,其中蘋果大漲超15%,今天港股蘋果概念股之一的高偉電子,曾一度大漲78.53%。
除了果鏈,前期跌幅較大的NV鏈、T鏈,也出現集體反彈。
大型科技公司表現也不錯,以港股爲例,互聯網公司如BATJ,新能源整車公司比亞迪、小米等,均出現上漲。
關於汽車股,還有一個利好催化,那就是中國汽車強勢攻佔俄羅斯市場。
中汽數研日前公布了俄羅斯3月份汽車市場的品牌和車型銷量榜。從品牌銷量情況來看,中國汽車已在俄羅斯市場佔據了主導地位,銷量榜前十中有八個席位被國產品牌收入囊中。
實際上,自2022年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後,幾乎所有西方國家的車企都停止了在俄羅斯的生產和汽車出口業務,這爲中國車企創造了機會。
第二,是此前連續上漲的概念股。
隨着市場風格切換,這些板塊出現回調,或者上漲勢頭減緩的情況,包括反制概念稀土、內需概念、農業概念等等。
不過,這是預料之中的事。
第三,是一直的避險之王--黃金。
這個稍稍有點意外,因爲局勢緩和之後,黃金理應下跌,何況此前漲幅實在太大。但直到10日凌晨1點左右,現貨黃金價格依然上漲,而且漲幅擴大至將近3.75%,創2020年以來最大日內漲幅。
今天亞洲早盤的現貨黃金,也持續拉升漲超1%,並且突破3110美元/盎司。
可以看出,黃金仍是目前最熱門的資產,高盛也認爲,宏觀經濟風險和相對較低的投資者持倉爲黃金價格進一步上漲創造了條件。另外,黃金和其他貴金屬被豁免於新關稅之外,預計美國今後也不會對它們徵收關稅。
總的來說,今天股市的走勢,出現了明顯的切換,前期跌得比較大的,今天的修復也比較大。一些基本面比較好的資產,如AI科技,修復力度也比較強。而前期作爲避險的資產,除黃金以外,則出現上漲動力衰減,或者直接進入下跌狀態。
鑑於懂王施政存在太多不確定性,投資者們也不宜因爲一次大反彈,就認爲反轉來了,未來寬幅震蕩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的,在這種環境下,又該如何做?
02
勝率更重要
在依然存在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中,如何走穩,可能比博取多高的賠率更加重要。
至於如何走得穩?
其實不外乎兩個條件,一個是始終堅守真正的價值,強調標的公司有基本面、有護城河,且價值已經被市場充分驗證;而另一個,選擇一個比較好的時機介入,最好是市場大跌,價值被低谷的時候。
這些公司在A股、港股上都存在不少,主要分兩種,一種來自傳統行業,可以是消費,可以是金融,也可以是基礎設施,等等;而另一個,則來自代表未來的產業,以科技創新爲主。
說到科技創新,港股是一個繞不开的市場。
因爲這個市場上集中了諸多有着優質基本面、有寬闊護城河,且長時間被市場驗證過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處在AI前沿,代表着中國乃至全球的AI發展趨勢,重金投入,積極突圍,加速商業化,並已經逐步看到成果。
雖然關稅問題引發了股價下跌,但拉長時間看,關稅更像是短暫衝擊,並不會改變長期向好的趨勢。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表示,風雨之後見彩虹,面對短期的不確定性,要對中國有信心,要對中國股市有信心,保持中長期的战略性看多,珍惜中國資產重估進程中的調整期。這個調整期,其實也是一個冷靜期,同時也是疾風知勁草的配置期。二季度的調整並不改變中國這一輪資產重估的核心邏輯,內因才是決定港股行情大趨勢的核心變量。
這幾天恰逢市場下跌,而且砸得比較深,大致上也符合逢低介入的條件。
近年來,通過指數基金的方式布局港股科技資產,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港股互聯網ETF(513770)也成爲資金布局港股的重要工具,近兩日資金淨流入額3.68億元,其最新規模達40.62億元。
港股互聯網ETF(513770)及聯接基金(A類 017125;C類 017126)跟蹤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對阿裏巴巴、小米集團、騰訊控股、美團的權重佔比均超過10%,支持日內T+0交易,不受QDII額度限制,流動性佳。
365編輯器
港股互聯網指數領跑本輪AI行情,自今年1月14日至一季度末,港股通互聯網指數漲超33%,跑贏恆指、恆科指,彈性突出。
走出底部區域的港股互聯網指數最新市盈率(TTM)爲20.8倍,處於近10年6.33%分位,仍是相對便宜的資產。
03
流動性後盾
對於港股的認知,一般都認爲是離岸市場,存在諸如兩頭都要依賴外部的問題,所以在過去數年,當國內經濟增長下行,外圍流動性又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港股行情整體偏弱。
不過,港股本身也在發生變化,最近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到,在港股急挫的時候,南下資金买入港股反而達到歷史記錄。
就以昨天爲例,南下資金全天淨买入港股355.86億港元,創歷史最高單日淨买入紀錄,對上一次最高爲2025年3月10日,淨买入296.26億港元。
簡單地看,這可能只是一個數字,但背後的意義很大。
首先,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港股定價過低的問題,就需要改變過去單純依賴外資的情況,使得整個港股資金的來源地結構更趨合理,南下資金的加持,是其中一個解決方法,特別在重要時刻的加持,有利於降低整體港股的波動率,燙平周期,使得走勢更加平穩,也有利於更好地保護投資者。
其次,不管是當前還是未來,南下資金都有可能成爲港股常規的、穩定市場的資金,從大的方面說,涉及到定價權的問題,從小的方面說,這也是穩定市場的直接需求。同時,南下資金的參與,也能夠讓國內的資金,更好地分享港股發展的紅利。
至於南下資金的體量,大家也需要有信心。
要知道,中國有157萬億的居民儲蓄、30萬億的銀行理財,還有大量養老金、企業年金、社保、保險資金,這些資金都有資產配置的需求。同時,現在的無風險收益率非常低。
另外,在政策積極引導下,港A已經具備價值投資的基石。
以A股爲例,2024年,我們的分紅超過2萬億,加上回購,遠遠超過IPO、再融資和股東減持。港股更明顯,港股的分紅回購,也是遠遠超過整個融資額。
有了這些後盾,可以預見,即使港股再度因爲貿易摩擦而出現回撤,回撤的幅度都相對有限。
04
結語
從4月2日,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引發全球市場大跌,到現在已經過去8天,最急速下行的時期大概率已經過去。
有兩方面的理由去支持這個判斷,一是特朗普的風格,一上來習慣極限施壓,將不好的東西快速拉到最盡,以達到逼迫對手讓步、主動談判的目的;二來他已經達到不少的目的,加上傳出的邊際改善信號,比如暫停關稅90天,和多國領導人進行談判等等。
當然,不能完全排除再次出現極端情況,但只要沒有出現極端情況,那么市場階段性底部就會得到確認,然後逐步走向修復。
雖然這一次關稅問題遠超預期,給市場帶來了巨大震蕩,下跌幅度也超過了很多人的想象,但樂觀一點看,這未必完全是壞事,因爲下跌在造成損失之時,也給日後的投資提供了逢低介入的機會。
在過去幾個月,港A上漲了許多,性價比優勢沒有之前明顯,但這一次下跌,性價比優勢又重新出現。
在中國資產重估的大趨勢面前,尤其是在中國科技資產積極有爲,向上突破之際,恰逢市場劇烈調整,投資者也應該珍惜機會,積極作爲。(全文完)
標題:歷史性時刻!大資金爆买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0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