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大幅提高進口關稅背景下,探討短期集運轉運的可能性,後續仍需關注關稅談判進展對供應鏈的邊際影響。中信證券預計2025年全球集運市場有效運力(需-供)增速差-1.8pcts,假設2Q~4Q25北美需求下降15%~35%,測算2025年全球集運需求增速或從+2.8%降至+0.6%/-0.6%/-1.8%,實際供需差將自-1.8pcts擴大至-3.9/-5.2/-6.4pcts。復盤上一輪貿易摩擦,據彭博社,2019年3月美國自墨西哥/越南/馬來西亞進口金額同比增加佔同期中國大陸減少絕對值的48.4%/29.0%/13.1%。分工況測算本輪關稅加徵對全球集運需求的潛在影響,極端情況下若年化70%中美集裝箱需求下降&10%轉運或導致2025年全球集運周轉量需求同降5%。轉口貿易或在酝釀之中,關注關稅博弈背景下潛在轉口需求受益標的。

關稅擾動疊加聯盟重塑,集運供應鏈或迎再次重構。

中信證券預計2025年全球集運市場有效運力(需-供)增速差-1.8pcts,假設2Q~4Q25北美需求下降15%~35%、分工況測算2025年全球集運需求增速或從+2.8%降至0.6%/-0.6%/-1.8%,實際供需差將自-1.8pcts擴大至-3.9/-5.2/ -6.4pcts。截至2025年4月11日,中國對美出口大部分貨物可面臨145%關稅稅率。考慮4月9日特朗普宣布對部分國家暫緩加徵對等關稅90天&新加坡等國家或地區原始加徵比例較低(10%),且中國制造業性價比突出,復盤2018年探討短期轉口貿易存在的可能性。據Clarksons預測,2025年全球集運名義(需-供)增速差-3.4pcts。假設2025年拆解運力和闲置運力佔比分別提升至0.6%和3.0%,中信證券測算實際運力增速收窄1.6pcts至4.6%。假設25Q2~25Q4北美需求下降15%/25%/35%三種工況,中信證券測算全球集運需求端增速從+2.8%轉爲+0.6%/-0.6%/-1.8%,實際供需差將自-1.8pcts擴大至-3.9/-5.2/-6.4pcts。2025年2月全球集裝箱航運聯盟重組&2M聯盟解散,聯盟集中度的下降或將導致不同聯盟之間的定價競爭有所提升,但仍需時間進一步檢驗新聯盟的成色。關稅擾動背景下疊加聯盟重塑,或引致全球供應鏈再次重構。

分國家及地區復盤2018年貿易摩擦擾動對貨源結構的影響,拉美/東南亞或承接轉口貿易增量,主要品類爲汽零、電氣設備、家具、玩具等。

從幅度看,具有替代產能的價格敏感型產品更易受影響。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加稅共分4輪&歷時1~1.5年,美國對中國平均關稅稅率自2018年7月3.8%逐步提升至2019年年底21.0%左右。據彭博社,從美國進口結構來看,2019年3月對中國大陸進口佔比下降2.9pcts至15.3%、同期自墨西哥/越南/馬來西亞進口佔比同增0.8/0.6/0.3pct至14.7%/2.6%/1.6%,同月美國自墨西哥/越南/馬來西亞進口金額同比增加金額佔同期中國大陸減少金額絕對值的48.4%/29.0%/13.1%。排名前5增長的國家或地區分別爲墨西哥、越南、中國台灣、馬來西亞、韓國,分品類看,墨西哥、越南、馬來西亞主要增長的品類爲汽零&電氣設備、電氣設備&家具、電氣設備。分月度看,2019年中美直航貿易單月最高受損幅度爲50%左右(以進口金額計),且具有替代產能的價格敏感型產品更易受影響。

分工況測算本輪關稅加徵對集運需求的潛在影響,極端情況下若年化70%中美集裝箱需求下降&10%轉運或導致2025年全球集運周轉量需求同降5%,後續仍需關注關稅談判進展對供應鏈的邊際變化。

參考上輪貿易摩擦情況,2019年美國自中國大陸進口前五大品類金額中單月最大降幅爲45.4%(汽零,2019年12月),中信證券以集運箱量減少50%作爲本輪貿易爭端的基准猜想。基於上述假設,中信證券測算2025年中美线需求降幅30%/50%/70%時,對全球周轉量需求(箱海裏)影響2.1%/3.5%/4.8%,同時保守假設中美线下降需求中10%由第三國承接轉往美國。對應2025年全球集裝箱周轉量需求同比增速自基准情況-0.2%下降至-2.3%/-3.6%/-5.0%,後續仍需關注關稅談判進展對貨流格局的邊際變化。

轉口貿易或在酝釀之中,關注關稅博弈背景下潛在轉口需求受益標的。

區域集運:考慮本輪貿易摩擦中美國對部分國家或地區暫緩加徵關稅90天,同時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或地區關稅相對而言較低。參考上一輪貿易摩擦,關注東南亞/東北亞等國家或地區轉口貿易的可能性。

內貿集運:貿易摩擦、出口承壓背景下內循環或爲應對外需衝擊的關鍵變量,同時若部分運力外調區域集運市場,則有望進一步推動運價彈性的釋放。

風險因素:

關稅波動和博弈時間超預期;轉口貿易需求進度低於預期;部分航线供給溢出超預期;全球經濟修復慢於預期;全球消費需求低於預期;

投資策略:關注關稅博弈下潛在轉口需求受益標的。

推演極端擾動下,本輪關稅加徵或致2025年全球集運需求同降5%。後續建議關注部分國家暫緩加徵關稅90天帶來的轉口貿易潛在需求,區域集運船東或因此受益。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5年4月15日發布的《物流與出行服務行業關稅影響探討之一—極端擾動下集運轉運的可能性》報告,分析師:扈世民S1010519040004;張昕玥S1010523100003;張慶煥S1010525030002



標題:中信證券:關稅擾動疊加聯盟重塑,集運供應鏈或迎再次重構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2396.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