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盤面爲何突變?
本周,當外圍關稅突然傳來緩和聲浪,A股卻在九連漲之後收住了勢頭。
今天下午兩點,指數突然跳水,打破了市場一天的平靜。
爲何突然變臉?
01
風不平,浪不靜
截至,上證指數收跌0.07%,創業板指漲0.59%,市場成交額再破萬億。
板塊方面,電力板塊尾盤發力,湖南發展等多股漲停;鈦白粉板塊走高,天原股份逼近漲停;旅遊酒店板塊震蕩上行,三峽旅遊、天府文旅雙雙漲停;CPO、雲計算、AI醫療板塊漲幅居前。另一方面,貴金屬板塊回落,西部黃金領跌;乳業股走低,貝因美尾盤跌停;跨境支付、創新藥、寵物經濟、豬肉股跌幅居前。
昨天下午一份“豁免清單”在網上流傳,文件內提到部分科技產品的125%對等關稅暫時取消,包括集成電路(年進口量87億,不含存儲芯片)、血液類制品(67億)、半導體制造設備(42億)、醫療類閃爍掃描裝置(35億)、乙烯聚合物(26億)半導體相關的特定檢測儀器(19億)等產品,合計豁免總額接近450億左右,佔到從美國進口總額的30%。
雖然尚且不知悉真實性,根據部分媒體報道,從有芯片進口需求的科技公司獲悉,有8個與半導體/集成電路相關的稅號被免除加徵關稅,但暫時不包含存儲芯片。目前還沒有得到正式書面通知,但部分進口美國芯片的客戶已經可以开始正常報關。
前段時間,這些因爲對等關稅漲起來的國產替代概念,無一例外今天都發生了回調。尤其是國產自給率比較低的模擬芯片,晶豐明源、聖邦股份、納芯微、思瑞浦今天紛紛大跌。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港A房地產板塊集體大漲。
A股南國置業、世聯行、渝开發、天府文旅、天保基建、大龍地產盤中一度漲停。港股的金輝控股也一度飆升66%,尾盤回落。
上漲的驅動因素有好幾個。隨着基本面邊際改善,疊加政策預期,地產股上周即迎來一小波反彈,近期外資也是集體喊call內房股。
花旗分析師表示,現實是未來兩年內布局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好時機,資產周轉率和定價將持續改善,ROE也將隨之提高;預計4月底的高層會議將帶來“積極支持”。
一季度尤其三月份,地產基本面企穩信號顯現。3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速爲-0.9%、前值爲-5.1%;銷售金額同比增速爲-1.6%、前值爲-2.6%;銷售均價單月同比增速爲-0.7%、單月環比增速爲-0.8%。此外,部分一线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轉漲。
二是最近各地出台的提振消費政策裏頭,都將穩樓市納入政策框架,後續重要會議可能還會有新的刺激。
近期青島住建局、財政局等多部門發布《青島市實施住房“以舊換新”促進住房領域消費工作方案(試行)》、《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若幹措施的通知》等文件。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4月18日公告的《貴州省提振消費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提及優化房地產市場供給調控。
機構認爲,房地產是提振消費政策框架的重要環節,其重要性既體現爲與住房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消費,也體現爲房價財富效應對居民收入信心和消費意愿的重要影響,預計全國性政策將在4—5月出台,具備較強產品力的开發企業和持有優質運營資產的企業具備投資價值。
市場從4月7日以來經過了一輪反彈之後,交投情緒逐漸降溫,從成交規模和換手率來看是比較明顯的,整體不外乎都在等宏觀因素落地,也就是四月政治局會議和關稅談判。
然而,下午兩點會議內容一經發布,港A指數紛紛迅速跳水,到底說了什么?
02
如何看待後市?
從今天會議釋放的信息來看,整體定調和之一直強調的內容出入不大,也就是說沒有太超預期,還是那幾個關鍵詞:重視消費,穩定市場,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其中提到如何來應對關稅影響,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另外,政策要早出台早生效,並且根據形式變化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
我們上周末文章裏提及,在關稅貿易還未走向穩態以前,二季度首先是各國分別進行“壓力測試”的關鍵期,增量政策很有可能將超出常規。
不少國際大行也都在“吹風”,一下子說把2萬億刺激方案提前執行,一下子又說要多支出5-6萬億元才能對衝出口衝擊,讓投資者對增量政策有了一個大概的設想,但是具體何時落地,沒人能琢磨清楚。
但是想一想,既然增量儲備政策要根據形式變化,那么首先也要等待能夠逼出增量政策的形式苗頭出現,而我們剛剛步入二季度,關稅战互相开槍的階段也才走完,此時形成增量政策的預期共識,似乎還沒有處在最合適的時間點上。
就拿市場期待的降息來說,那也得等到美國开始降息,或者國內增速不及預期了,這件事情才有更大的概率發生。
再者,市場對於關稅战發酵的反應已經明顯發生了變化。
月初關稅落地,中國市場,包括中概股大跌了一波,隨後中國反制,市場不再糾結還會繼續加到多少,不受關稅影響的內需板塊先修復。
隨之而來的美股“股債匯”三殺令到市場有所警覺,真正着急談判的不是我們,而是特朗普團隊自己,特朗普決定對部分產品進行豁免,暫停除了中國以外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
此時國內在穩定股市的資金擁護下,指數小反彈趨勢確立。
關稅局勢緩和的消息頻出,有些甚至是經特朗普本人之口,一定程度激活了市場風險偏好,但不久就遭到了我們這邊“打臉”,反復試探、博弈、證僞,令到板塊輪動震蕩的頻率也越來越快。
若美國採取措施緩和對華貿易緊張局勢,如取消單邊關稅,出口鏈會漲,同時減少市場對國產替代和關稅反制概念的炒作。反之,如果關稅政策不變,市場焦點將轉向內需刺激,特別是房地產和消費領域。
某些板塊,例如消費電子,修復得就沒有那么迅速,因爲市場還會擔憂關稅變數。而一些防御主題,例如紅利資產,基本都已經恢復至4月7日以前的位置。
市場參與者一邊防守,一邊埋伏着可能會隨着關稅形勢變化出現轉機的板塊,風險偏好時高時低,今天尾盤電力股還一度加速上攻。
指數已經很接近下跌前的位置了,但後續保持震蕩的概率較高。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面對如此高的關稅和進口需求美國經濟接下來能否撐得住尚未可知,關稅战緩和的前提條件還不明確。
同時,基本面和企業盈利預期跟下跌前的位置相比有些差距。我們也不知道未來靠拉動內需多大程度能抵住出口衝擊,還是要留有余地,守住底线。但底线思維並非被動應對,而是要求政策力度要超過底线之上,帶有主動性和前瞻性。
總的來說,曲曲折折的震蕩變化,可能只是接下來漫長談判的一個縮影。
在市場風險偏好隨時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保持定力,靈活應對。
對於長期配置思路的投資者來說,單邊押注某一板塊都可能會跟不上輪動節奏,反而建議保持靈活的倉位爲這種曲折變化做好准備,或者採取更加平衡的投資策略,比如一部分基本面良好的互聯網科技股,消費藍籌,以及紅利資產的組合。(全文完)
標題:跳水!盤面爲何突變?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5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