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稅,家電企業可被“稅服”?
美方加徵關稅,家電企業通過產能出海積極應對。近期,美國對華再加關稅,引發資本市場關注,中信證券認爲,主要家電企業已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應對:短期來說,出口型公司已提前進行海外備貨,降低業績影響;中長期維度,主要企業已積極布局東南亞、墨西哥產能,減少關稅影響。需要留意的是,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也在起量,有助於降低美國訂單波動對國內企業的影響。
▍美國對華加徵關稅,對美弊大於利。
2025年特朗普執政以來,3個月內對貿易夥伴持續加徵關稅,徵收對象範圍不斷擴大、徵收力度增強。目前美方對中國整體關稅達到135%,其中空調/冰箱稅率在150%附近,中國企業在東南亞的生產基地也受關稅波及。從全球家電產能分布(圖1)、美國對中國家電依賴度來看,美國對中國家電企業徵收高額關稅,弊大於利。根據美國作者薩拉·邦焦爾尼所寫的《離开中國制造的一年》,美國民衆若完全脫離中國制造的商品,則生活成本與購物難度皆會增加。
▍關稅對家電公司的長期業績影響有限。
從行業層面來看,大家電出口額中,北美貢獻銷售佔比較低。根據海關數據,2024年,我國家用空調、冰箱冷櫃、洗衣機、彩電對北美的出口額佔各自出口總額的比例分別爲7%/19%/9%/14%,其中家用空調和彩電較2019年佔比下降,這也得益於新興市場的銷售起量。資本市場關注出口企業與下遊客戶的關稅分擔情況,中信證券對此進行了測算。根據測算結果,中信證券認爲,出口代工型企業可承擔的關稅比例應不超過10%,否則會對代工企業自身盈利產生較大影響(表3)。結合各公司公告、交易所互動平台信息來看,出口型企業爲了保證盈利,承擔關稅額度有限。往遠期來看,中信證券也觀察到主要家電企業均在海外布局了產能,有助於降低關稅影響(表4)。
▍風險因素:
歐洲和第三世界需求不及預期;關稅政策波動;下遊需求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原材料成本波動;第三方數據失真。
▍投資策略。
美方持續加徵關稅,對家電公司業績短期有所衝擊。但考慮企業採取積極應對措施,中信證券認爲,關稅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整體可控,總結來說,推薦關注三類投資方向:
1)在中東非、拉美等新興市場銷售起量,海外積極布局產能的企業;
2)全球化品牌運營商,掌握產業鏈定價權,在美國、墨西哥擁有成熟家電產能基地,可應對關稅影響的公司;
3)內需佔主導,對美收入敞口較小的公司。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5年4月29日發布的《電器智造行業關稅研究專題報告—美國加稅,家電企業可被“稅服”? 》報告,分析師:朱昱電S1010524030004;王文聰S1010525030007;霍商賢S1010524120001;王偉達S1010524110001
標題:美國加稅,家電企業可被“稅服”?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