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雲酒大數據中心綜合各酒企官方報道梳理發現,醬酒頭部企業仍在持續加碼產能,部分酒企產能達到了歷史上的新高度,產能規劃雄心不小、體量很大;但與此同時,中小企業卻表現出不一樣的情況,不少企業減投甚至不投,“投產季”冰火兩重天的特點十分突出。

從仁懷與全國醬酒企業數量的變化對比中不難看出,仁懷外圍增量更爲顯著,今年生產企業注冊又有所增長。能否實實在在下沙投產,跟還是不跟?已經成爲衆多醬酒企業當下的迫切命題。

文|雲酒大數據中心

據業內人士向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估算,2023-2024年產季(指2023年重陽下沙投料生產),仁懷產區從投產酒廠數量講,預計減少40%。

從行業層面來看,許多醬酒企業對於今年的下沙比較謹慎。

雲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知趣營銷總經理蔡學飛在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時表示,雖然沒有具體的數據,但是市場普遍認爲,全國性的醬酒下沙量保守估計下降15%-25%。

在重陽節前後,行業活動最多的還要數“下沙大典”。企業通常通過重陽下沙大典活動,向外界傳達品質追求,而在今年特殊的行情下,則也有了更深的意味。

能否實實在在下沙投產,跟還是不跟?已經成爲衆多醬酒企業當下的迫切命題。

“微觀”下沙

大量企業減產或不投產

事實上,從2022年开始,部分醬酒企業就出現了一定幅度的減產。經歷了迅猛的增長後,醬酒企業在投產層面开始分化,大致呈現“頭部企業投產提速,二线企業持續跟進,中小企業減產、停產”這一態勢。

今年年初,醬酒研究專家周山榮就曾表示,醬酒在財稅方面的佔比結構,讓不少中小企業及部分規上企業都受到強力擠壓。加之今年的市場情況,有可能今年重陽有大量企業會減產或者不投產,整體形勢非常嚴峻。

展开全文

有行業專家指出,當前醬酒企業銷售壓力巨大,多數企業完成既定的年初目標很困難,至少一半的企業是不可能的;庫存問題依然嚴重,即使銷售旺季到來,渠道商很難真正走完最後一公裏;除極少數品牌和酒企外,絕大部分的企業,尤其是品牌企業價格在倒掛。

行業的結構性轉型升級,市場的受阻,也傳導至醬酒的生產領域,包括基酒生產、原料種植、酒類包材等。

圖源:今日仁懷

對此,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抽樣調研了數家醬酒企業,既有規上酒企,也有中小酒廠以及部分小作坊,確實存在上述情形。此外,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也在仁懷農村地區了解到,今年的紅纓子高粱存在一定滯銷的現象,往年酒廠大都不拒細流,好壞都收購,今年對品質則挑剔許多,其中也反映了原料供需矛盾的變化。

雖然仁懷投產企業數量銳減,但並不意味着產量會下降,甚至是有所提升。

事實上,得益於產區布局結構上的調整,仁懷酒企在基數上變化很大。三年來,仁懷白酒企業數量實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近千家酒廠被整合,目前仁懷酒企總量已控制在千家以內。在這一過程中,小微酒企和家庭作坊是重點整治對象。

2020年,仁懷共有大小生產酒企近1800家,這一數據在2023年初爲不到1100家。此外,從2021年以來,仁懷市酒類銷售公司數量正逐步減少。這裏所說的酒類銷售公司,是指沒有真實產能、靠貼牌的銷售公司。

“減與增”的邏輯

據仁懷產區方面表示,仁懷酒企減少不僅僅是數量的減少,而是整合了一批沒有手續、不符合規範、市場上沒有競爭力、小而弱的企業,例如不少僵屍企業。

在仁懷產區走訪過程中,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發現,除仁懷名酒工業園區按照規劃穩步推進外,在茅台鎮酒企集中的核心區域,如上坪村、下坪村、椿樹村、元木巖村等區域,一些小企業、小作坊已被拆除和整合。

正在建設中的肆拾玖坊蘭家灣釀酒基地,是仁懷市茅台鎮蘭家灣白酒產業綜合整治示範項目之一。一年前,這裏還是18家白酒作坊的所在地。

通過仁懷白酒產業綜合治理行動,貴州肆拾玖坊酒業有限公司作爲新的市場主體拿到了這塊集中的土地,並對其進行全新的規劃布局。

據了解,該項目共設計有15個標准車間、826口窖池,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年產能1.2萬噸、年銷售收入50億元。第一批次的八個車間今年也將實現投產。

地方酒企經過一年多的深度調整後,一些保留的小企業實現了規模的較快增長,一些企業通過引進战略投資者、合作夥伴也實現了較好的增速,仁懷白酒行業實現了平穩較快的增長。

周山榮表示,綜合來看,以茅台鎮爲代表的醬酒市場整體仍在良性發展,在產量、質量、市場等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備,完成了積澱,也初步實現了結構性調整。“事情都是相對的,經歷過這一輪調整,好的品牌、好的品質、好的口碑等對於消費者來說依然是有吸引力的,因而這樣的品牌也有市場和機會。”

在這一輪調整中,仁懷產區雖有酒企下沙量減少的情況,但整體效益上卻實現了較高水平的增長。而仁懷產區的表現,也折射了整個醬酒產業的發展趨勢。整個醬酒產能布局,仍在擴大。

新一輪產能布局

茅台鎮落後了嗎?

當仁懷產區深度盤整之際,醬酒產能布局之勢也在外圍逐步放大。

雲酒大數據中心聯合天眼查進行數據調研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現存“醬酒”相關企業8450余家;近三年(2020-2022年)新增注冊企業(生產方向)分別爲550余家、1080余家以及850余家;另外,2023年1月-10月27日,新增注冊企業(生產方向)930余家;

其中,近三年(2020-2022年)新增注冊企業(銷售方向)分別爲180余家、240余家以及220余家;另外,2023年1月-10月27日,新增注冊企業(銷售方向)210余家;

而單從仁懷來看,截至目前,現存“醬酒”相關企業1240余家;其中近三年(2020-2022年)新增注冊企業(生產方向)分別爲160余家(2020年與2021年並列)以及90余家;另外,2023年1月-10月27日,新增注冊企業(生產方向)100余家;其中近三年(2020-2022年)新增注冊企業(銷售方向)分別爲8家、6家以及4家;另外,2023年1月-10月27日,新增注冊企業(銷售方向)1家。

從仁懷與全國醬酒企業數量的變化對比中不難看出,仁懷外圍增量更爲顯著,今年生產企業注冊又有所增長。

此外,雲酒大數據中心綜合各酒企官方報道梳理發現,醬酒頭部企業仍在持續加碼產能,部分酒企產能達到了歷史上的新高度。部分企業雖然沒有公布投產數據,但從其產能規劃來看,雄心不小、體量很大,將對未來格局產生影響。

根據上表大致測算,僅頭部酒企2023-2024年度投產量已超30萬噸;主流醬酒企業規劃產能如果全部釋放,將深刻影響醬酒格局;醬酒熱從仁懷傳導至整個赤水河,乃至廣西、湖南、山東等產區醬酒也在升溫。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流酒企持續加碼產能之際,仁懷中小企業未來發展空間將進一步壓縮,減產或停產趨勢勢必會加劇。在這一過程中,仁懷產區政府將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進一步推動酒企整合兼並,培育更多、更具競爭力的規上酒企,形成產區強大的品牌集群。

針對當前的擴產,中國精細化管理研究所所長汪中求建議,很多酒企應該有很好的抑制性,防止自己擴大產能的衝動。即使產能擴大了,也要根據實際上的現金流的情況來謹慎投入生產,要注意自己的擴產的決策,一定謹慎又謹慎。



標題:醬酒投產季,冰火兩重天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4701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