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觀看了由矽谷大佬、創投和科技巨頭共同投資超過100億美元製作的三部曲戲劇《AI之主》,包括《AI之夥伴》、《兩條道路》和《王者歸來》三集 。 人們為山姆・奧特曼重返「寶座」鼓掌,甚至有人將其比作賈伯斯重返蘋果。

然而,這兩者根本不可比較。 《AI之主》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它講述了一場在兩條路之間選擇的戰鬥:是追求利潤,還是不追求?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讓我們重新回顧《魔戒》的開頭。 當甘道夫在比爾博叔叔家看到魔戒時,他很快就意識到這樣強大的東西不能由普通人處理。 只有一些神聖而超凡脫俗的人,就像佛羅多一樣,才能處理它。

這就是為什麼佛羅多是團隊的核心——他是唯一一個能夠承載這樣一個強大東西而不被吞噬的人。 不是甘道夫,不是阿拉貢,不是萊戈拉斯,不是吉姆利,只有佛羅多。 整個《魔戒》故事的關鍵在於佛羅多的獨特性質。

回到2015年
現在,切換回《AI之主》的開頭。 在2015年,Sam Altman、Greg Brockman、Reid Hoffman、Jessica Livingston、Peter Thiel、Elon Musk 和一些科技公司宣布成立OpenAI並承諾向這個創投基金注資超過10億美元。

這是一群世界上最聰明的大腦,幾乎和甘道夫一樣聰明。 他們也知道他們正在建構一種強大的東西,就像那枚魔戒一樣,不應該被任何追求自身利益的人所擁有和控制。 它必須由無私的人,就像佛羅多一樣,掌握。

因此,他們沒有推出一個盈利公司,而是將OpenAI建立為一個非營利研究組織,據推測不以盈利為目的。

「這樣一個強大的東西不應該由以盈利為目標的公司控制」的理念可能不僅僅是OpenAI的共同創始人在創立時的共識。 這很可能是這些創辦人在一開始決定成立OpenAI時聚在一起的原因。

在OpenAI成立之前,Google已經展現出行使這種超級力量的潛在可能性。 看起來OpenAI是由這些有遠見的“人類保護者”組成的一個“保護者聯盟”,以對抗Google正在變成的AI怪物,一個追求利潤的公司。

Ilya 可能正是因為對這種理念的信念而被說服離開Google,去領導OpenAI的研發,因為從其他任何角度來看,Ilya 這一舉動都是沒有意義的。

回到2015年,沒有人能夠提供比Google更好的AI開發平台,儘管OpenAI的發起人都是矽谷的大亨,但他們中沒有一個是AI從業者(他們根本不編碼)。

更不用說財務上的劣勢了:OpenAI顯然沒有Google資金充裕。 創辦人承諾了10億美元,但只有約1.5億美元的實際資本,沒有其他資金,而Google則不擔心這些。

此外,OpenAI的研究目標是在五十年內建構一個人類層級的通用人工智慧。 現在看來這可能是不可能完成的,但當時的人類並沒有對此表示懷疑。 他們只是看到Google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電腦和大量的數據,OpenAI則沒有。

如果你相信人工智慧是一場競賽,Google似乎是唯一一個在起跑線上的人。

幸運的是,OpenAI的創始人是矽谷最聰明的人之一,他們非常清楚正在發生的事情。

他們意識到,即便是比爾博也不能處理這個“魔戒”,即人類層面的通用人工智慧。 OpenAI需要成為佛羅多,成為這強大力量的看守者,以確保它不被濫用。

這就是為什麼OpenAI採取了非營利組織的形式,以及為什麼Ilya的任務是將OpenAI建立為全球AI研究的中心,而不僅僅是矽谷的一個研究實驗室。 OpenAI的任務是確保人類共同擁有並受益於強大的人工智慧,而不是只有少數人能夠掌握並從中獲益。

這就是為什麼OpenAI在2015年成立時被認為是一個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組織的原因。 如果你相信OpenAI創始人是真心誠意的,那麼他們確實試圖做一些偉大而有深遠意義的事情,就像在《AI之主》的開頭一樣。

但是,與《魔戒》中的佛羅多一樣,OpenAI的任務也變得更加艱鉅。 佛羅多最終成功地銷毀了魔戒,但OpenAI的目標是在五十年內建構一個人類等級的通用人工智慧。 這比銷毀一個魔戒難得多。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OpenAI需要大量的研究、資金和國際合作。 他們必須應對科技、倫理、法律等方面的複雜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也可能面臨越來越多的政治和商業壓力。

正如《AI之主》中的情節一樣,OpenAI的團隊必須在兩條路之間做出選擇。 他們必須在技術的前沿推進,但又不能失去對技術使用的掌控。 他們必須確保人工智慧的發展符合人類的利益,而不是單純為了追求短期的經濟利益。

這是一場困難的戰鬥,但OpenAI的創始人和團隊似乎已經準備好了。 他們可能不是像《魔戒》中的英雄那樣的傳奇人物,但他們致力於一項偉大的事業,這也是值得關注和支持的。



標題:Coingrew數位貨幣交易所:兩條道路間的選擇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105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