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美聯儲:猶豫的代價?
對於美國經濟,聯儲和我們前期判斷的一致——滯漲。在如何處理“滯脹”這個問題上,美聯儲還是猶豫了。今天凌晨的議息會議美聯儲對當前經濟的定性是“滯脹”屬性和不確定性上升,應對上觀望和平衡更加明顯,支持年內至少2次降息的人變少了,而意外的放緩縮表也被官方視爲“以時間換空間“的中性措施。面對白宮,美聯儲依舊不想先動,而落後於曲线(Behind the Curve)的代價可能是在未來不得不寬松得更多。
3月FOMC美聯儲對未來降息路徑保持謹慎,點陣圖的信號更鷹,但又宣布了4月开始放緩縮表,被市場解讀爲寬松:
滯脹不確定性上升:經濟預測(SEP)下調2025年GDP預測0.4個百分點,上調2025年通脹預測0.2個百分點。刪除了“實現就業和通脹目標的風險大體均衡”表述,改爲“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有所增加”。
信號偏鷹的點陣圖:點陣圖顯示今年降息預測中值仍是2次(和去年12月一致),但是支持年內降息2次以上的人變少了:從15人減少至11人。
微妙的放緩縮表:本次會議比較意外的是宣布從4月起放緩縮表節奏,將美國國債的每月贖回上限從250億美元降至50億美元。鮑威爾強調不是貨幣政策態度的變化,而是應對債務上限的技術性調整,而且可能意味着縮表結束的時點延後。不過在當前的情境下,市場可能會想得更多。上一輪美聯儲在2019年5月宣布放緩縮表,2019年8月就正式停止縮表。
4月开啓放緩量化緊縮(QT),或爲年中結束QT做准備。美國財政部或會在6-8月附近耗盡現有資金和“非常措施”工具,歷史上,美國國會一般在耗盡前的最後時刻批准新的“債務上限”;一旦獲批,財政部發債融資將抽走市場流動性。我們認爲,美聯儲在年中結束縮表可能是合適的,如果結束縮表太遲,企業償債高峰遇上財政部重建TGA账戶,可能導致流動性大幅收緊的風險。
美聯儲或仍在等待更加充分的降息理由,未來的數據更重要。
就業、通脹均未觸發降息條件。就業方面,2月表現穩健,非農新增就業6個月移動均值仍在上升趨勢,且1月JOLTS職位空缺數高於預期,DOGE裁員的影響當前尚未在數據中體現。通脹方面,2月CPI增速全面低於預期,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通脹都有所降溫,1月PCE通脹也在下降,但美聯儲無法下定論“通脹已回歸下行通道”。總言之,當前數據基本上都沒有反映出特朗普新政的影響傳導,觀察未來數據更重要。
“軟數據”驟跌,但“硬數據”未明顯惡化。近期市場“衰退”預期上升,主因關稅和DOGE的不確定性導致“軟數據”大跌,例如制造業PMI的新訂單和就業分項、密歇根和咨商會的消費者調查數據。一旦“不確定性”消除,“軟數據”也有反彈可能。因此,美聯儲可能更想看到 “硬數據”惡化的證據。
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當前特朗普關稅政策實際生效的不多,但“預告”了大量內容將會落地;驅逐移民、DOGE減支的力度都還有變數。下一個關鍵時點在4月份,待“對等關稅”官宣,以及加墨符合USMCA協議的商品關稅落地(或宣布取消)後,美聯儲可能才有更清晰的思路。
我們認爲,後續政策路徑有2種情形:通脹降溫帶來降息、或者經濟急劇惡化帶來降息,二者都有可能。
情形一:通脹連續下降,令美聯儲Q2降息。根據預測,這需要未來的2-3個月CPI月環比都維持在0.2%附近水平,降息後下半年經濟回升。
情形二:通脹頑固,令美聯儲在上半年維持定力,利率維持高位。那么我們認爲年中發生經濟急劇下滑、美股大幅調整的概率不低。我們在報告《》指出,二季度美國企業將迎來償債的歷史高峰,這些債的平均發行融資成本較低,如果美聯儲不降息,企業以當前利率展期預計要增加190BP的財務成本。而企業的在手現金水平已消耗至疫前水平,如果信用風險爆發,將加速經濟惡化和美股調整,因而引發美聯儲的“補救式”降息。
風險提示:美聯儲貨幣政策超預期,美國經濟基本面變化超預期,特朗普政策超預期。
注:本文來自民生宏觀陶川團隊2025年3月20日發布的《美聯儲:猶豫的代價?》。分析師:林彥 SAC編號 S0100525030001、邵翔 SAC編號 S0100524080007、裴明楠 SAC編號 S0100524080002
標題:3月美聯儲:猶豫的代價?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3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