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5月7日國新辦召开新聞發布會,央行行長宣布三大類一共10項金融支持政策,貨幣寬松明顯發力支持“穩增長、穩預期”,接下來如果經濟壓力進一步增加,降息降准等仍有空間。

降准降息落地,在關鍵時點釋放出“適度寬松”來“穩增長、穩市場”的明確信號,體現了央行前瞻部署、主動作爲。一攬子三大類10項貨幣政策組合,體現了貨幣政策總量與結構協同發力,對實體和資本市場的全面支持。在外部關稅衝擊、內需還待提振的背景下,央行寬松周期預計將延續,接下來如果經濟壓力進一步增加,降息降准等仍有空間。

財政或繼續加快債券發行節奏,尤其是增加對消費領域支持力度,如有必要,下半年或繼續增加全年財政額度;房地產政策也有望進一步放松。另外,出口方面的針對性支持政策也在加碼。

短期來看,關稅摩擦對市場預期的影響相比於前期可能已在減弱,預期衝擊最大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不過從對經濟的影響來看,實際衝擊可能從4月數據开始逐步顯現,再加上當前內需還要進一步鞏固的背景下,更需關注接下來國內經濟基本面變化:一是4月出口可能還有前期搶出口的支撐,但5、6月份數據可能會明顯體現關稅的衝擊;二是地產的止跌企穩可能還需要更多政策支持,三是居民部門資產負債表壓力或未明顯緩解。這或是下階段影響資本市場表現的關鍵因素。

風險提示: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存

事件:5月7日國新辦召开新聞發布會,央行行長宣布三大類一共10項金融支持政策。具體包括:

1.數量型:降准50bp,預計將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階段性將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准備金率,從5%調降至0%;

2.價格型:政策利率降息10bp,預計將帶動LPR同步下行10bp;下調各類結構型貨幣政策工具利率25bp;降低各期限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25bp;

3.結構型:增加3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設立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3000億元;將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5000億元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3000億元額度合並使用,總額度8000億元;創設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

對此,我們的解讀如下:


1 降息降准落地,貨幣寬松“再發力”


從“均衡偏緊”轉向“貨幣寬松”。今年一季度以來,資金面持續處於均衡偏緊的狀態,資金利率偏高運行,如DR007持續高於7天逆回購利率,反映了央行對“內防空轉、外防匯率”的考量佔據重要位置。

不過跨季後至今,公开市場投放態度明顯轉暖,包括3月末MLF實現2024年7月以來的首次淨投放,疊加逆回購等工具靈活操作,資金利率中樞下移。這一調整既體現了對關稅摩擦升級所帶來經濟壓力的前瞻應對,也標志着央行在穩增長方面重心的邊際傾斜。

本次央行降准降息落地,更是在關鍵時點釋放出“適度寬松”來“穩增長、穩市場”的明確信號。一季度我國經濟實現“开門紅”,經濟增長延續了去年四季度政策發力後的修復趨勢,實現GDP同比增速5.4%。而且當前關稅博弈還在持續,對我國出口、經濟的影響尚沒有完全顯現。那么在當前時點央行提前發力寬松,體現了央行在穩增長方面的前瞻部署、主動作爲。從幅度來看,本次政策利率降息幅度(10bp)相對有限,但同時,央行還調降了結構型貨幣工具利率以及公積金貸款利率,總量和結構的協同發力,既體現了貨幣政策的全面、適度支持;也爲未來政策進一步發力預留了空間,以便靈活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另一方面,本輪降准降息,也與財政政策的加快落地形成配合。當前財政政策的重點在於前期政策的加快落地,二季度以來政府債仍延續較快的發行節奏,加上5月、6月中長期流動性到期量明顯較大,也需要央行加大流動性投放進行呵護。本輪貨幣政策寬松,也凸顯了其對財政政策的支持效果。


2 總量和結構協同,寬松周期或將延續


預計LPR同步下調10bp,推動實體融資降成本。去年下半年以來,央行貨幣政策框架持續向價格型調控深化演進,MLF作爲政策利率的地位逐步淡化,央行明確以7天逆回購利率作爲主要的政策利率。2024年7月央行首次實現LPR報價與MLF利率脫鉤,轉向更多參考短期政策利率,理順了“短端利率→LPR”的傳導路徑。因此,央行宣布,本輪政策利率降息預計將推動LPR同步下調10bp,帶動實體部門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

除了總量政策支持外,央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繼續加量擴圍、降成本。隨着利率中樞下行,央行宣布將引導各類專項結構性工具利率、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從目前的1.75%降至1.5%;抵押補充貸款(PSL)利率從目前的2.25%降至2%。

同時,央行宣布增加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3000億元,由目前的5000億元增加至8000億元,繼續支持“兩新”政策;設立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服務消費與養老的信貸支持。服務消費是今年擴內需的重要抓手,繼續關注政策發力的效果;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3000億元,支持銀行擴大對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的貸款投放。在關稅壓力下,小微民營企業的壓力相對更大,央行提前布局,增加支持力度。

另外,央行還宣布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25bp,其中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從2.85%降至2.6%,其他期限利率相應調整,有助於支持住戶家庭的剛性住房需求,幫助房地產市場止跌企穩。

我們認爲,在外部關稅衝擊、內需還待提振的背景下,央行寬松周期預計將延續,接下來如果經濟壓力進一步增加,降息降准等仍有空間。


3 財政政策加快落地,未來加碼仍有空間


短期來看,貨幣政策提前布局,財政方面重在加快落地前期政策。在此前報告中,我們詳細回顧了2018-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期間我國實施的政策工具與調控機制。一方面,積極財政政策精准發力,包括結構性減稅、擴大基建投資、推動家電下鄉等促消費政策;另一方面,堅持寬松的貨幣政策,包括降准、定向貸款支持小微民營企業等。同時,還推出積極的出口退稅、信用保險政策;產業政策上加大科研投入,自主可控產品替代進口。

我們認爲,財政或繼續加快債券發行節奏,尤其是增加對消費領域支持力度,如有必要,下半年或繼續增加全年財政額度;房地產政策也有望進一步放松。另外,出口方面的針對性支持政策也在加碼。


4 關稅影響邊際緩和,關注基本面變化


近期中美在關稅問題上出現邊際緩和信號――7號上午,外交部發布消息,何立峰副總理將於5月9日-12日訪問瑞士,期間與美方舉行會談。我們認爲,短期來看,關稅摩擦對市場預期的影響相比於前期可能已在減弱,預期衝擊最大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

不過從對經濟的影響來看,實際衝擊可能從4月數據开始逐步顯現,再加上當前內需還要進一步鞏固的背景下,更需關注接下來國內經濟基本面變化:一是4月出口可能還有前期搶出口的支撐,但5、6月份數據可能會明顯體現關稅的衝擊;二是地產的止跌企穩可能還需要更多政策支持,三是居民部門資產負債表壓力或未明顯緩解。這或是下階段影響資本市場表現的關鍵因素。

風險提示: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存



標題:國泰海通:貨幣寬松“再發力”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8629.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