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打的茅五,流水的老三”。在中國白酒行業持續變革升級的過程中,“三甲之爭”從未停息,一直是關注焦點。作爲“第三名”的種子選手,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多年來都在你追我趕,暗中較勁趕超。隨着白酒上市企業2024年年報的出爐,這一“老三”位置結果明朗,各類說詞在所難免。

中國白酒“醬、濃、清”三大主體香型代表2024營收利潤數據被關注。貴州茅台營收1708.99億元)、五糧液營收891.75億元、山西汾酒360.11億元,這成績單定型2024酒業“前三甲”的新格局。一线名酒陣容的瀘州老窖營收爲311.96億元,洋河股份營收爲288.76億元。

洋河股份嚴重失速,瀘州老窖的穩定,山西汾酒的跨越,即使不用過多計較“茅五瀘”“茅五洋”還是“茅五汾”的排序,透過三大酒企在關鍵年份的業績數據、战略舉措,執行力,可窺見“膠着”背後的競爭法則。

失速的洋河,依然很強大

近十年,洋河的營收一直都是處於波動階段,而且增速也不穩定。2019年、2020年,洋河的業績更是連續兩年遭遇下滑。

展开全文

2019年,洋河股份營收231億元,同比下降4.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73.8億元,同比下降9.02%。這是五年來洋河股份營收利潤首次雙雙下滑。相比之下,龍頭茅台和五糧液以及排名第四的瀘州老窖,業績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時任洋河股份董事長、黨委書記的王耀領銜出席2019年度线上業績說明會,表示業績的下滑是短期的。多名高管稱是由於公司的战略性調整,因控貨去庫存,以及在組織架構、人事等方面進行調整所致。

在這種形勢延續下,2020年,洋河營收211.01億元,同比下降8.7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4.82億元,同比增長1.35%。兩年營收累計下降30.21億元,累計下滑比率達到12.52%。

2021年,隨着張聯東的上任,洋河直面轉型陣痛,在品牌建設、市場拓展、技術創新等多方面積極作爲,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然而到了2024年,洋河股份營收、淨利潤再次雙雙下滑,更是直接掉出白酒前三之列。財報顯示,2024年洋河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88.7億元,同比下降12.83%;歸母淨利潤66.73億元,同比下滑 33.37%;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爲68.35億元,同比下降30.56%,這一數據直接讓公司淨利潤水平跌回到2017年,創下上市以來最大跌幅。

2025年5月2日,洋河股份發布2025年一季度財報,期內淨利潤36.3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9.93%,創下近十年來單季度最差業績。洋河高端產品收入佔比僅爲15%,其核心產品海之藍、天之藍銷量同比下降18%,毛利率從2023年的76.3%滑落至71.5%。

對於失速,洋河股份指出,當前,外部發展環境較復雜,疊加行業存量競爭加劇,地產酒收縮聚焦,公司主力產品集中的中端和次高端價位段承壓嚴重,對發展有所影響,公司在提升品牌勢能、渠道利潤和渠道庫存去化等方面工作還需要強化。

2025年公司將堅持“聚焦洋河主導品牌、聚焦中端和次高端主價格帶、聚焦省內市場和省外高地市場、聚焦白酒主營業務”,重點做好品牌煥新賦能、產品優化提質、主導產品控量穩價、穩固聚力重點市場、強化消費者培育、深化渠道拓展等工作。

今年3月,洋河正式推出第七代海之藍,以3年基酒+5年調味酒提升品質,進一步鞏固了中端市場的領先地位。洋河擁有70000多條窖池,10平方公裏釀酒產業園,存儲有近70多萬噸不同年份的原漿陳酒,儲酒能力最高可達100萬噸,其中陶壇存儲的高端年份酒已經達到23萬噸。

民生證券研報表示,公司短期內降速紓壓,消化渠道庫存,報表加速出清;中長期來看,公司調整經營節奏,強化大本營市場運作,梳理海天夢主導產品價格體系,同時持續擴展省外市場,靜待需求修復重拾增長。洋河已經具備長期穩定的業績預期。

深度分銷模式的弊端,對傳統渠道的過度依賴,品牌價值積累不足,缺乏差異化賣點,治理結構存在短板,股權激勵機制不夠完善,缺乏科學合理的經銷商利益共享機制,多處發力導致資源分散等,都是洋河亟需正視並加以解決的問題,否則,“失速”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淨利潤穩居前三的瀘州老窖

近三年,瀘州老窖主動調整發展速度,犧牲了規模增長,但淨利潤穩居行業前三。發力平均的瀘州老窖,整體保持穩健發展,定力前行。

自2015年6月劉淼擔任董事長以來,瀘州老窖就堅定“爭前三”。也是在這一年,瀘州老窖成功扭轉業績下滑的局面,开啓高速發展。在2016年年報中,瀘州老窖明確提出了在2020年末回歸行業前三甲的战略目標。

2021年,瀘州老窖提出公司“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战略規劃,其中重要一條即“堅定重回中國白酒行業‘前三’目標”。2021年4月,劉淼在瀘州老窖經銷商表彰會議上提出瀘州老窖復興崛起“五步走”,其中第四步是實現重回前三,讓品牌價值和營收體量回歸中國頂級名酒地位,將在2025年完成。

瀘州老窖雖有目標指引,但一直保持“穩”字當頭。品牌瘦身,確立“雙品牌、三品系、大單品”战略;整合銷售團隊,成立四大品牌專營公司;國窖1573成爲百億級大單品;控量提價,提前布局產能,打造多個經典IP;2017年整體營收重回百億並持續突破……

2024年,財報顯示,瀘州老窖2024年實現營收311.96億元,同比增長3.19%;實現歸母淨利潤134.73億元,同比增長1.71%。瀘州老窖歸母淨利潤已經排在行業第三位,領先第四名約12億元。在多個機構榜單上,瀘州老窖品牌價值也已進入前三。在業績降速的大背景下,劉淼領銜高管降薪。

對比年報中2025年和2024年的經營計劃,從發展主題上看,瀘州老窖2024年強調“守正創新、全面攻堅”,2025年突出“精耕細作、順勢而爲”。從具體策略上,2024年強調數智化下的營銷模式升級等,2025年注重營銷精細投入與市場精細管理,品質、服務、管理等多維度競爭。

瀘州老窖在財報後的投資者交流中指出,一季度公司依托數字化營銷體系,積極推動消費者“开瓶”,保證價盤穩定和渠道健康,全國範圍內庫存水平良性,主要大單品銷售穩健,動銷優於回款表現。

對於2025年經營目標,瀘州老窖的表述爲“全年營業收入穩中求進”,經營計劃不再設置營收增長指標。今年的工作方向上,包括要集中資源確保在擴點、擴面、开瓶三方面的投入,以精准投入實現銷量增長;要確保市場良性,提升銷售團隊操盤能力,確保渠道利潤,推動“低度化、年輕化、場景化、數智化”。

瀘州老窖這位濃香鼻祖,品質文化酒的帶頭“大哥”,曾經爲全國酒業的“質與量”提升發展無私奉獻,爲各地輸送釀造技藝傳道學員,甚至作爲釀酒寶貝的窖泥都舍得拱手相贈。如今,瀘州老窖以提振酒業的大擔當,在傳承與創新中聚力突破走向未來。

火箭式跨欄的山西汾酒

對比洋河的起伏不定、瀘州老窖的穩中求進,山西汾酒近年來可謂一路長虹。2019年,山西汾酒營收突破百億大關;2022年營收262.14億元;2023年,其營收更是一舉突破300億元。

山西汾酒2024年年度報告顯示,其營收在360.1億元左右,同比大致增長1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122.4億元左右,同比大致增長17.3%。5年躍“三關”的汾酒,在2024年營收反超洋河,坐上行業第三的“寶座”,重塑起“茅五汾”的全新格局。

在李秋喜的帶領下,2019年,山西汾酒完成了集團整體上市、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執行“抓兩頭,帶中間”的產品策略並持續發力省外市場,其來自省外的營收首次超過了省內,以青花汾、巴拿馬、老白汾及玻汾四大系列酒爲代表的主打產品量價齊升,中高端汾酒產品銷售佔比不斷提升,助推業績增長。2021年營收直衝200億,汾酒改革的能量顯而易見。

2021年12月,袁清茂正式接任山西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2022年5月,袁清茂提出汾酒復興綱領,“全方位推動汾酒高質量發展、又好又快地扎根中國酒業第一方陣”。2022-2024年爲第一階段,是汾酒復興的發展轉型期和管理升級期,分爲發展、市場、品質、文化、改革、管理、人才、民生“八大綱領”。

在袁清茂帶頭下,汾酒成績斐然,歸母淨利潤增速高於營收增速,毛利率與淨利率實現雙提升,數據持續優化……“汾酒速度”的背後,是山西汾酒產品結構提質增勢、高端化和全國化布局、活化清香白酒文化底蕴、品牌全球化發展的不懈努力。

2024年,山西汾酒“逆勢”的酒局中交出了收入、利潤均雙位數增長的成績單,淨利潤增幅居五大上市酒廠的第一位。

這種迅猛的增勢也延續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據山西汾酒發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山西汾酒實現營業收入在165.2億元左右,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66.47億元左右,分別同比增長7.72%、6.15%左右。

輝煌的战績離不开品牌和產品打造、市場、渠道、營銷等多級助力。山西汾酒構築了“汾”、“竹葉青”、“杏花村”三大品牌 “一體兩翼”的品牌發展战略。在“汾”酒核心品牌下,着力打造四大單品,即青花30系列、青花20系列、老白汾系列、玻汾系列,並完成了玻汾和青花汾兩大百億級單品的增長。

山西汾酒在產品結構優化上成效顯著。自2022年起,這一比例始終保持在70%以上,成爲推動業績增長的核心主力。全國化战略同樣功不可沒,從山西市場到環山西市場,再到長江以南市場,开疆闢土。近幾年,山西汾酒省外市場營收佔比從50%左右一路攀升至60%以上。2024年,山西汾酒的省外經銷商達3718家。

山西汾酒不斷豐富品牌傳播策略和渠道,通過跨界聯名與場景創新,強化文化屬性,擴大消費觸點;以“五碼合一”技術賦能核心單品,爲精准營銷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能力,構建线上线下互促共進的營銷格局。

伴隨着汾酒“復興綱領”第一階段的收官,袁清茂在2024年年底的汾酒全球經銷商大會上指出,2025年到2030年是汾酒復興綱領,這一階段汾酒的目標是:全要素、高質量、又好又快扎根中國酒業第一方陣,堅持“以消費者爲中心,品質與文化高於一切”的核心價值觀,做到全要素高質量發展,踏踏實實做好自己。

酒業進入深蹲修復模式

葉歌觀酒看來,白酒行業依舊面臨弱消費與高庫存的雙重壓力,酒業保持求穩過渡,“見底”復蘇跡象不明,短期內酒價還有下調趨勢。在愈發激烈的白酒存量市場競爭中,行業強集中、強分化特徵更爲顯著,馬太效應愈發凸顯。大環境對於行業巨頭而言既是考驗,也存在着新機會。

2025开年,我們發現各大名酒以及二线品牌酒企的一把手,茅台、五糧液、郎酒等紛紛下沉一线市場指導作战,看得出對市場“攻與守”的高度重視。由此可見,不穩定的酒業消費局勢考驗酒企的承壓力與創新力。

名酒在开始深度思考“內與外”“守與攻”战略的重新制定。在需求把握、產品優化、價格調整、品牌建設、營銷創新、市場回縮、國外市場拓展等多方面綜合考量決策,擴張全國化市場到優勢力量回撤,深耕本土本省大本營市場,國外市場的开發也列入重要議事,多舉措適應行業變化和應對市場挑战。

無論是“濃、清、醬”香型時代,還是“茅、五、汾”新格局時代,核心點還是商品物質與精神屬性的價值體現。當我們看到當下更多香型在弱化、重視風味創新、追求健康養生低度化的新趨勢,更多企業在探索求變,迎合年輕時尚化群體消費需求、走出傳統酒思維打造融合新潮酒品。

人們追求有獨特品質文化美酒的需求不會變,用有溫度的酒旅消費場景體驗爲消費者帶來價值情緒提升。酒業環境不斷得到淨化,少一些“內卷”,清除那些觸碰公序良知的瘴氣,相信清朗的酒業未來會越來越好。

葉歌觀酒



標題:酒業觀察:“洋瀘汾”三甲爭奪背後,窺見酒業的深蹲蓄力與競爭法則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21735.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