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使用「染髮劑產品」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示意圖/取自pixabay)

編按:染髮是許多人用來改變造型、展現風格的重要方式,但你知道嗎?根據哈佛與多項國際研究指出,頻繁染髮可能與癌症風險上升有關,到底每次染髮要間隔多久?怎麼挑選染髮劑最降康?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將深入解析染髮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常見症狀、建議染髮頻率,以及哪些族群應避免染髮,讓你能夠兼顧美麗與健康,做出更安心的選擇。

許多人喜歡透過染髮來改變造型,讓自己看起來更時尚。這些美髮方式雖然能帶來新鮮感,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習慣可能對健康帶來隱藏的威脅?近期研究顯示,頻繁使用「染髮劑產品」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究竟有哪些危害?」、「又該怎麼做才能兼顧美麗與健康?」常被媒體記者問,我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大家可以一起來了解吧!

A. 你喜歡一直用染髮產品嗎?

以下是幾個常見的風險:

a. 頭髮受損:染髮劑和燙髮劑會讓頭髮變得乾枯、脆弱,可能引發頭皮屑或脫髮。長期使用可能損害毛囊,導致頭髮越來越細,甚至掉光。研究顯示,每月染髮者「髮絲強度」降低達40%

c. 肝臟負擔:染髮劑裡的化學物質(例如苯類化合物)可能透過頭皮進入血液,長期累積可能損害肝功能

d. 重金屬中毒:有些劣質染髮劑含有鉛、汞、砷等重金屬,長期使用可能對身體造成慢性傷害。

美國哈佛大學一項長達36年的研究顯示,愛染髮的人更容易罹患這些癌症。

B. 為什麼會這樣?

染髮產品中常見的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染髮產品中,常見的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這幾類。(圖/黃軒提供)

這些化學成分可能導致:

- 皮膚刺激

- 過敏反應

- 荷爾蒙幹擾

- 潛在致癌風險

C. 補充一下

染髮產品中可能同時使用PPD與硼酸,但各自扮演不同角色:

PPD:作為染料前驅物

硼酸:作為產品穩定劑或防腐劑

有些傳言說硼酸能緩解PPD過敏,但缺乏科學證據支持。如果對PPD過敏,應完全避免使用含PPD的產品,而非依賴硼酸來中和反應。目前台灣預計明年7月,開始對染髮劑限制加嚴!

D. 那麼如何做,才能降低風險?

想要美髮又不想傷身?這裡有幾個簡單建議:

a. 控制染燙次數一年染髮或燙髮別超過4次。次數太多,風險就越大

哈佛大學36年追蹤研究證實,每年染髮超過5次者,乳癌發生率增加30%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毒理學團隊建議,如果必須染髮,選擇「半永久性染劑」並縮短停留時間,可以減少60%化學物質的吸收



標題:多久染髮一次比較好?醫:每年超過「這次數」,癌症風險飆增30%!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2579.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