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證券:直擊痛點對症下藥,推動公募行業良性發展爲市場保駕護航
核心觀點
監管洞悉的行業四大問題有望得到解決,推動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投資者獲得感的提升有望改善行業形象和信賴度,推動未來權益類公募基金份額和規模提升,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關注參控股頭部基金公司相關券商的投資機會,關注未來行業變局之下,能夠高質量運作產品的基金公司和諸如ETF基金、養老目標基金等細分領域的機會。
摘要
事件:2025年5月7日,證監會印發《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政策背景:總結行業問題爲“經營理念有偏差、功能發揮不充分、發展結構不均衡、投資者獲得感不強”。我們認爲行業或存在“唯規模而非業績論”、 “沒有充分起到市場穩定器作用”、“指數基金發展不完善”、“投資者難以獲取正向收益”四大問題。
政策內容:
第一,明確提出建立浮動管理費率機制,並科學設定業績比較基准。一方面,明確提出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費率根據相對收益基准可以進行上浮或下調;另一方面,制訂業績比較基准監管指引,更加契合基金特性。預計該規定設置一年的過渡期(期內頭部機構浮動管理費率基金新發數量佔比在60%以上),一年後進行評估,優化完善後有望全面推开。我們認爲,該規定或可回應行業經營理念有偏差(“唯規模而非業績論”)的問題,有望打破基金公司收入和管理規模之間的线性關系,未來基金公司需平衡規模和收益率的關系以實現收入最大化。
第二,明確績效考核指標和長周期考核,拉齊投資者與管理方利益。一方面,明確基金收益指標的定義,將其定義爲基金產品業績(淨值增長率、業績比較基准對比)和投資者盈虧情況(基金利潤率、盈利投資者佔比)兩類。另一方面,明確對於基金經理的考核中,基金產品業績指標權重不低於80%, 且三年以上中長期收益考核權重不低於80%,此外同步基金經理薪酬與業績比較基准之間的關系。我們認爲,該規定針對行業中存在的投資者獲得感不強(“投資者沒有獲取正向收益”)的問題,有效拉齊投資者與管理費利益, 引導行業高質量發展。
第三,多措並舉打通堵點、直擊痛點,系統化配套政策進一步完善。出台《公募基金銷售費用管理規定》、修訂《公募基金評價業務管理暫行辦法》、《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治理准則》、《公募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出台《公募基金運營服務業務管理辦法》,建立基金銷售機構分類評價機制、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依法強化分類評價結果運用。
政策影響:
監管洞悉的行業四大問題有望得到解決,推動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投資者獲得感的提升有望改善行業形象和信賴度,推動未來權益類公募基金份額和規模提升,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關注參控股頭部基金公司相關券商的投資機會,關注未來行業變局之下,能夠高質量運作產品的基金公司和諸如ETF基金、養老目標基金等細分領域的機會。
風險提示:政策推進不及預期;地緣風險加劇;資本市場大幅波動。
注:本文來自天風證券於2025年5月7日發布的《雙重屬性視角下的票據分析框架》,分析師:杜鵬輝 S1110523100001
本資料爲格隆匯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發布,未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復制、發表、許可或仿制本資料內容。
標題:天風證券:直擊痛點對症下藥,推動公募行業良性發展爲市場保駕護航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9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