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4日電)環境部去年底至今,透過多方討論,收集大眾關心的空氣品質項目,並擬空品白皮書。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說,白皮書預計16日正式發布,目前PM2.5的主要貢獻來源以交通運輸為主。

環境部日前表示,空氣品質監測與預報中心預計5月中旬正式上路;「空品白皮書」也在最後收尾階段,屆時將一併對外發布。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邀請環境部、經濟部、勞動部及教育部就「我國推動綠色轉型政策,相關人才培育發展與產業政策規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彭啓明表示,空品白皮書預計將於16日舉辦記者會正式公布,原訂是3、4月發布,但因為包含他自己也反覆檢視內容,所以稍微延遲發布時間。

彭啓明指出,目前大氣監測和預報工作正在進行整合,整合的目標是未來在遇到空污事件時,能更快地整合資訊並發布給民眾與地方政府,以便共同處理。

關於空品白皮書,彭啓明說,這份報告很大的一部分是要告知民眾生活中的空污,例如家用的電器或交通工具,如家中開啟瓦斯時可能會產生許多微粒,希望能提高這方面的意識。

彭啓明說,以細懸浮微粒(PM2.5)為例,電力業對PM2.5來源的貢獻約佔2.3%,包含直接排放及衍生性污染物;目前PM2.5的主要貢獻來源是移動污染源,佔比約12.2%。

透過 Google News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質疑,若依照環境部的報告,火力發電廠在全國污染比率中,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分別是16.5%和40.4%,但現在卻只談PM2.5;若未來核電廠全部停機,是否會加劇對空污的影響。

環境部解釋,PM2.5是空氣污染的主要指標物,委員所引用的數字是工廠煙囪直接排放的佔比,但到了大氣中的佔比並不如交通等移動污染源來得多,因此整體佔比並不如想像中這麼高;另外,過去曾估算核三廠停機後,PM2.5年平均值大約只增加0.003微克/立方公尺。(編輯:管中維)1140514

彭啓明


標題:空品白皮書16日發布 交通運輸為PM2.5主要來源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20617.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