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氣候幹燥,氣溫下降,多喝水是除秋燥的良方。當然除了白开水,我們還可以喝茶——給平淡的生活多添滋味,也多吸收茶水中的茶多酚等有益成分,調養恢復在苦夏耗散的元氣。

中醫認爲,秋令與肺氣相應,肺主氣,司呼吸,开竅於鼻。所以幹燥的秋季容易引發身體的呼吸系統不適,輕者嗓子疼,重者引發鼻敏感、皮膚幹燥、頭發幹枯、流鼻血等症狀,多喝溫熱之茶,喝對茶,才能達到補水潤燥的作用。

世界最多人喝的茶——紅茶

紅茶茶性溫和、驅寒滋養,且口感甜醇,適口度高,向來是秋冬季的常用茶品。又因紅茶暖胃養胃,尤爲適合脾胃虛弱的女性朋友,故紅茶又有“美顏紅茶”之譽,喝出好氣色。

同時紅茶又是一款包容性很強的茶,除了單獨的泡飲,還可以根據個人口感添加一些蜂蜜、生姜、牛奶、水果等進行調飲,讓茶湯口感更加豐富且更有營養。

展开全文

在中國,最多人喝的茶類是綠茶;而在國際茶葉市場中,紅茶約佔據75%的茶葉貿易量,是主流的茶葉飲品。17世紀以來,中國工夫紅茶就源源不斷地銷往英國、荷蘭等國家,深受歐洲人的喜愛,特別是英國皇室貴族對紅茶的喜好勝過其他飲品。

時至今日,作爲國家級農產品(茶葉)出口質量安全示範區和貴州省級茶葉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的湄潭,遵義紅茶依然是出口茶葉的熱門主角。

烏龍茶(青茶),品飲正當時

季節喝茶向來有“春花,夏綠,秋青,冬紅”的順口溜,“秋青”,即指秋天適宜喝青茶(即烏龍茶)。爲什么呢?

武夷巖茶/鳳凰單叢的原料都成熟度較高

一個原因是——青茶是秋天時令茶。青茶因爲都是一芽三四葉的半开面或全开面採制,原料成熟度高,4月底至5月底是其春茶的主要生產季節。又因爲傳統烏龍茶都有烘焙工序,茶葉喫火較重,5月生產出來的青茶,得放置一段時間退火,至秋季拿出來喝剛剛好。

四大烏龍茶分類

另一個原因則跟烏龍茶的本身特點有關了。烏龍茶屬半發酵茶,茶性平和,不溫不寒,爲均衡之茶 。秋喝烏龍茶,有潤膚、潤喉、生津、消除體內積熱,恢復津液的作用,讓肌體適應天地自然的條件變化,消除夏天余熱。

時令花茶(桂花紅茶/桂花烏龍)

桂花,爲秋天的時令鮮花之一,也是中國人喫花用花的常見客。《唐本草》中說桂花樹皮可“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中醫認爲,桂花味辛香,性溫,入肺、脾、腎經,能溫肺化飲、散寒止痛。

所以喝遵義紅茶或烏龍茶的時候,抓把桂花進去,即增加了茶水的香氣,又暖胃去寒、化痰化瘀,潤肺生津,讓茶葉更香暖。

不時不食。時令,是對食材本味的至高追求。順應天時地利和物候變換,喝不同的茶葉,既是健康茶生活的多樣化呈現,也是茶葉調養身體的針對性良方。愿大家都能喝好茶,喝適合自己的茶。



標題:五十三度茶科普|涼風起,秋天該喝什么茶?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950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