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贖回風險,如何把握修復機會?
主要觀點
今年以來資金持續偏緊,利率調整由短端到長端,並帶動信用債調整,本輪短端調整幅度更大。今年以來資金持續偏緊,1月主要是短端上行,長端在搶跑行情中下行。而2月以來短端上行向長端傳導,長端也明顯上行。尤其是2月20至24日連續三日調整幅度較大,10年和30年國債收益率分別上行10.0和10.5bps至1.76%和1.95%,帶動信用債和二永債大幅調整。基金贖回壓力增加,市場對贖回風險擔憂加強。
本輪調整幅度較大,基本已經達到或超過2023年以來的歷次大幅調整,但依然顯著低於2022年贖回潮,目前來看贖回風險相對可控。2022年4季度1年AAA存單以及各類信用債、二級資本債累計上行最高幅度都在100bps左右。今年2月以來至2月25日,3年和5年AAA-二級資本債收益率上行最大幅度分別爲32和29bp,城投債和中票的收益率波動幅度大部分在20-30bp左右,均遠低於2022年贖回潮時候的信用債收益率調整幅度。而存單上行32bp,遠超2023年以來歷次調整幅度。本輪短債利率調整幅度更大,因而過去一段時期,短債基金贖回更多。同時,銀行由於負債端缺口,也一定程度上贖回來貨幣基金。但目前來看,整體贖回壓力相對可控,2月24日理財破淨率雖有上升,但也只有1.03%。參照2023年以來歷次債市調整,本次債市調整利率進一步上升空間有限。
央行的態度依然是未來資金的核心決定變量。歷次贖回壓力上升後央行往往會增加資金投放,資金持續偏緊是目前市場核心約束,而本次調整之後央行仍然保持審慎。2022年贖回潮發生時央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0.25個百分點,補充長期資金,當年12月公开市場操作淨投放1.56萬億元,資金價格轉爲下行。2023年8月和9月債市贖回壓力加大,資金價格持續上行,央行公开市場操作淨投放2.27億元。在2024年9月29日利率債大跌,次日信用債收益率繼續上行,央行通過逆回購兩日累計淨投放2340億元,呵護連續下跌債市的資金面。本次調整來看,央行在2月21日至24日連續兩日逆回購淨投放資金累計1860億元,而25日縮量續作MLF3000億元,逆回購淨回籠1707億元。本次贖回壓力上升後央行對資金面補充規模相較於前幾次較低,顯示央行態度仍然保持審慎,這是短期資金價格的約束。而中期來看,偏緊的資金並非沒有約束,一方面會導致信貸社融回落;另一方面會加大淨息差的壓力。信貸社融回落增加基本面壓力,進而帶來央行寬松。
從贖回之後市場修復的順序來看,利率在前,類利率在後,信用債在最後。本輪利率和二永收益率已率先开始回落。從2022年底贖回潮之後及之後的幾輪下跌之後的修復順序來看,隨着資金面趨於平穩,資金價格決定的存單利率往往率先見頂,例如2022年11月23日存單利率階段性見頂,而後利率債隨之進入平穩震蕩期。這反映高流動性資產在流動性平穩之後就不在被動賣出,進而率先企穩。而後類利率資產开始企穩,2022年12月中,二永債利率階段性見頂,2023年10月底和2024年10月初,二永債利率同樣階段性見頂。而信用債恢復則相對滯後,例如2023年3年AAA中票利率下行是到當年12月中旬才开始。對此次贖回來說,利率和二永已經在25日率先回落,後面預計存單和信用債依次階段性見頂。
利率和二永已經率先回落,當前同業存單配置價值很高,建議繼續保持啞鈴型配置策略。同業存單來看,1年AAA同業存單收益率達到了2.0%,與7天逆回購的利差達到了49.5bps,遠超2024年以來的均值水平,均值爲32bp。當前MLF利率2%,如果存單利率繼續大幅上行,將擡升銀行負債成本,對淨息差形成壓力,因而同業存單再繼續上行空間不大。信用債來看,1年AA+中票、城投債、二級資本債信用利差分別爲44 bp、42 bp、43bp,分別處於近兩年64.8%、50.1%、66.4%的歷史分位數,10年AAA的信用債所處的歷史分位數也較高。當下短債和超長信用債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如果負債端不穩定,可重點關注短信用債利差壓縮的機會,如果負債端相對穩定,超長信用債配置價值也較高。
風險提示:流動性超預期,政策超預期,贖回風險超預期,測算存在偏差。
正文
今年以來資金持續偏緊,利率調整由短端到長端,並帶動信用債調整,本輪短端調整幅度更大。今年以來資金持續偏緊,1月主要短端上行,長端在搶跑行情中下行。而2月以來短端上行向長端傳導,長端也明顯上行。尤其是2月20至24日連續三日調整幅度較大,10年和30年國債收益率分別上行10.0bps和10.5bps至1.76%和1.95%,帶動信用債和二永債大幅調整。基金贖回壓力增加,市場對贖回風險擔憂加強。
本輪調整幅度較大,基本已經達到或超過2023年以來的歷次大幅調整,但依然顯著低於2022年贖回潮,市場有贖回壓力但相對有限。大規模的負反饋發生需要條件,需要利率比較快速且大幅度的上升,因爲這樣帶來的淨值回撤才會讓投資者大規模贖回。本輪調整幅度較大但仍不及2022年贖回潮,贖回風險較爲有限。2022年4季度1年AAA存單以及各類信用債、二級資本債累計上行最高幅度都在100bps左右。今年2月以來至2月25日,3年和5年AAA-二級資本債收益率上行最大幅度分別爲32和29bp,城投債和中票的收益率波動幅度大部分在20-30bp左右,均遠低於2022年贖回潮時候的信用債收益率調整幅度。而存單上行32bp,遠超2023年以來歷次調整幅度。本輪短債利率調整幅度更大,因而過去一段時期,短債基金贖回更多。同時,銀行由於負債端缺口,也一定程度上贖回來貨幣基金。但目前來看,整體贖回壓力相對可控。2025年2月24日理財破淨率雖有上升,但也只有1.03%。如果贖回基金,也更多是預防性。這種預防性贖回的持續性需要取決於對未來市場調整空間的判斷。
參照2023年以來歷次債市調整,本次債市調整利率進一步上升空間有限。國盛證券參考2023年以來過去幾次債市調整,10年國債調整幅度基本在16bps以內,平均在12.7bps。本次調整已經達到16.7bps,繼續調整空間有限。同時,這也反映雖然監管多次提示長端利率風險,但快速的利率上升也可能會帶來另一個方向的風險。因而,在利率快速上升之後,央行政策往往可能會緩和資金面以穩定市場。另外,市場擔心這次利率下行幅度較大,因而可能面臨較大調整壓力。事實上,2023年10月24日到2024年4月23日,10年國債利率下行幅度也有50bps左右,而這一輪利率從2024年11月20日的2.1%的水平下行至2025年2月6日的1.6%,同樣下行50bps左右,幅度也較爲相近。如果參考過去兩年歷次調整幅度,如果10年期國債上升幅度不超過16bps,那么10年期國債估計上限在1.75%左右。
歷次贖回壓力上升後央行往往會增加資金投放,資金持續偏緊是目前市場核心約束,而本次調整之後央行仍然保持審慎。2022年贖回潮發生時央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0.25個百分點,補充長期資金,當年12月公开市場操作淨投放1.56萬億元,資金價格轉爲下行。2023年8月和9月債市贖回壓力加大,資金價格持續上行,央行公开市場操作淨投放2.27億元。在2024年9月29日利率債大跌,次日信用債收益率繼續上行,央行通過逆回購兩日累計淨投放2340億元,呵護連續下跌債市的資金面。本次調整來看,央行在2月21日至24日連續兩日逆回購淨投放資金累計1860億元,而25日縮量續作MLF3000億元,逆回購淨回籠1707億元。本次贖回壓力上升後央行對資金面補充規模相較於前幾次較低,顯示央行態度仍然保持審慎。
當前市場最爲重要的約束,依然來自於偏緊資金的約束。當前持續偏緊的資金推高短端利率,1年AAA存單和10年國債利差深度倒掛27bps,和30年國債利差甚至倒掛8bps,這對整體債市形成抑制。但持續偏緊的資金也會面臨約束,一方面,資金收緊會帶來後續信貸社融的放緩,不利於當前基本面的持續修復;另一方面,銀行淨息差的壓力會明顯上升,這會影響銀行持續穩定經營。因而當前環境下,資金並不具備持續偏緊的條件。從往年節奏來看,3月初資金有望季節性回落。
基本面尚未出現強勁回升,傳統行業依然需要低利率呵護。從目前高頻數據來看,基本面回升力度尚不十分強勁。房地產方面,春節對齊之後,新房銷售和去年同期持平,二手房高於去年同期,但回升幅度並未擴大。而基建方面,新增專項債發行節奏依然緩慢,年初以來累計發行4000億左右。春節之後建築企業復工緩慢,根據百年建築網數據,到春節後第三周,建築企業復工率僅爲47.7%,是過去五年最低水平。形勢基本面並非有強勁回升,依然需要低利率環境呵護。
從贖回之後市場修復的順序來看,利率和資金在前,類利率在後,信用債在最後。本輪利率和二永收益率已率先开始回落。從2022年底贖回潮之後及之後的幾輪下跌之後的修復順序來看,隨着資金面趨於平穩,資金價格決定的存單利率往往率先見頂,例如2022年11月23日存單利率階段性見頂,而後利率債隨之進入平穩震蕩期。這反映高流動性資產在流動性平穩之後就不在被動賣出,進而率先企穩。而後類利率資產开始企穩,2022年12月中,二永債利率階段性見頂,2023年10月底和2024年10月初,二永債利率同樣階段性見頂。而信用債恢復則相對滯後,例如2023年3年AAA中票利率下行是到當年12月中旬才开始。對此次贖回潮來說,利率和二永已經在25日率先回落,後面預計存單和信用債依次階段性見頂。
利率和二永已經率先回落,當前同業存單配置價值很高,短端信用債和超長信用債信用利差也處於較高分位。同業存單來看,1年AAA同業存單收益率達到了2.0%,與7天逆回購的利差達到了49.5bps,遠超2024年以來的均值水平,均值爲32bp。當前MLF利率2%,如果存單利率繼續大幅上行,將擡升銀行負債成本,對淨息差形成壓力,因而同業存單再繼續上行空間不大。信用債來看,1年AA+中票、城投債、二級資本債信用利差分別爲44 bp、42 bp、43bp,分別處於近兩年的64.8%、50.1%、66.4%的歷史分位數,10年AAA的信用債所處的歷史分位數也較高。當下短債和超長信用債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如果負債端不穩定,可以重點關注短信用債利差壓縮的機會,如果負債端相對穩定,超長信用債配置價值也較高。
國盛證券認爲債券利率並不具備大幅上行基礎,當前減持性價比並不高,債市繼續調整空間有限。雖然近期市場情緒變化,帶來債市持續調整壓力。但需要看到,基本面並不十分強勁,持續回升需要低利率環境。同時,科技牛對債市擠壓有限,持續的估值提升同樣需要低利率環境。當前調整尚未帶來顯著的贖回潮壓力,國盛證券認爲當收益調整出配置價值,配置型機構將增配會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雖然監管多次提示長端利率風險,但也無意引發利率過快上升帶來的風險。結合近兩年歷次債券調整幅度以及與貸款的資產比價,國盛證券認爲債市繼續調整空間有限,10年國債高點可能在1.75%附近。如果3月初資金季節性回落,債市有望再度企穩回升。
風險提示:流動性超預期,政策超預期,贖回風險超預期,測算存在偏差。
注:本文節選自國盛證券研究所於2025年2月26日發布的研報《如何看待贖回風險,如何把握修復機會?》,分析師:楊業偉 S0680520050001 ;朱美華 S0680522070002
標題:如何看待贖回風險,如何把握修復機會?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7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