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債市波動有所加大,且在關稅影響下,信用板塊收益挖掘難度也明顯增加。除此之外,關稅會導致部分外貿企業經營狀況受到一定衝擊,進而對企業債券信用債資質產生潛在衝擊,造成估值錯殺的局面。展望5月,信用利差預計仍難出現趨勢性下行,因此若部分出口佔比較高的板塊出現估值錯殺,則具有一定博弈價值,且當前利差相對較高的重點省市城投板塊同樣具有參與價值。除此之外,在繼續採取短端票息策略兼具靈活性的同時,長端收益性價比也已顯現,對於負債端穩定的機構而言可適當拉長久期增厚收益。

關稅影響下,部分外貿企業經營狀況料將受到一定衝擊,進而牽連相關行業的信用債板塊。

從直接影響的角度看,出口型企業經營狀況受關稅影響相對會更大,而當前出口業務佔比較高的存續產業債主體中,有色金屬、化工、機械、硬件設備等行業主體數量較多,存量債規模較大,或受到一定影響。城投債方面,出口金額佔比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於東部經濟大省,財政實力強勁,因此出口貿易量下降對於當地城投直接影響相對較小。從間接的角度看,中美關稅升級導致外向型制造業訂單銳減、利潤壓縮,衝擊銀行信貸資產質量,而當前農商行對於出口金額佔比較高的行業貸款較集中,一定程度或會衝擊農商行貸款質量,引起相關銀行計提撥備與減值損失的增加,加大存量債的波動風險。

2025年以來,3年以內信用債利差整體下行,而5年期信用債利差則有所走闊。

一方面受到短端國債收益率擡升的影響,短端信用利差被動收窄。另一方面,在一季度債市調整的階段,投資者更傾向於採取穩定性更高的信用債短端票息策略,由此短端信用債的配置力量較長端也更強,也帶動了3年以內信用利差的壓縮。具體來看,截至2025年4月30日,1年期各板塊信用債利差相較於年初收窄普遍在15bps以上,而5年期信用利差則呈現走闊趨勢。

信用利差自2024年8月走闊後,始終處於高位震蕩區間,下行存明顯阻力。

2024年8月,受理財負債端贖回壓力的影響,債券市場出現明顯調整,進而也帶動信用利差的快速走闊。此後10年期國債收益率雖再次突破新低,帶動信用債收益率也明顯下行,但是信用利差則始終維持在階段性高位,利差再度壓縮存在明顯阻力。從收益率曲线形態看,當前各期限信用債收益率與2024年8月初更爲接近,其中1年期以內信用債收益率較去年8月初更低,但相對於2025年年初仍有15bps左右的下行空間。而對於長久期信用債而言,收益率則更爲接近2025年初3月初的最高水平,相較於年初仍有15-20bps左右的下行空間。

當前城投板塊利差較產業板塊更高,化債重點省市地域利差仍有明顯增厚。

整體來看,當前城投債利差整體在73bps左右,而產業債利差則在59bps,相較而言,城投板塊的收益增厚仍相對明顯。分地區看,化債重點省市當前地區利差仍處於較高水平,其中貴州整體地域利差仍在200bps以上,排在第一位。而雲南、青海地域利差也分別爲144bps和142bps,排在二三位。整體來看,當前共8個省市地域利差仍在100bps以上,且僅山東省爲非化債重點省市。

從產業的板塊來看,家用電器、紡織服裝、輕工制造等板塊利差相對較高,而公用事業、銀行、交運等紅利板塊利差已被充分壓縮。

當前產業債利差並未充分反映關稅的影響,但受部分行業內主體利差明顯偏高的擾動,家用電器、紡織服裝、輕工制造板塊的利差均高於100bps,且房地產、基礎化工板塊的利差也不低,分別爲77bps和76ps,位居四五位。紅利板塊利差則相對較低,公用事業、銀行、交通運輸等板塊利差均在50bps以內,收益進一步挖掘難度相對較高。

繼續把握短端票息策略更爲靈活,而長端收益性價比也已顯現。

2025年以來,債券市場波動加劇,短端票息策略兼具收益和靈活性,成爲機構配置選擇的優先選項。展望後市,當前信用債收益率曲线較3月初明顯走陡,短端票息收益雖略有下降,但在中美關稅政策等不確定因素的擾動下,靈活性更強的短端票息策略仍將是大多數機構的首選。而對於長端信用債板塊而言,當前機構參與相對謹慎,但曲线陡峭化的背景下,長久期信用債的收益性價比也已經顯現,對於一些保險、養老金等負債周期長的機構而言可適當拉長久期增厚收益。

風險因素:

監管政策超預期收緊;財政政策超預期;個別信用事件衝擊等。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當日發布的《晨會》報告,分析師:明明 李晗 徐燁烽 俞柯帆 來正傑



標題:關稅影響下,哪些信用板塊更具性價比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9243.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