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測算,2025年3月末,銀行理財規模環比下降1.1萬億元至29.10萬億元。其中,現金理財規模下降3346億元,佔回落規模比例僅30%;純固收產品規模下降4504億元,含權的固收+產品規模下降3004億元。我們分析認爲,3月規模下降主要系季節性回落,近期債券收益率實現曲折修復,理財收益率小幅回暖,破淨風險降低,預計4月理財規模將重新回到高點。展望全年,理財比價優勢仍凸顯,2025年規模有望突破32.5萬億,其中,固收+產品有望成爲各大理財子發行的重點產品。

我們測算2025年3月銀行理財規模下降1.1萬億元至29.10萬億元,環比下降3.68%,同比增長10.7%。

究其原因,主要受季末回表影響。回顧歷史季末理財規模變動,2022年-2024年3月份平均環比降幅爲5.67%,2022年3月降幅甚至在2.15萬億,本輪理財規模季節性下降幅度顯著低於往年,且規模29.10萬億高於以往三年同期,實現同比增長10.7%,此次回表較爲溫和;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從理財產品類型看,3月份現金理財規模下降3346億,僅佔回落規模的30%,而去年同期該佔比爲77%。

債券市場利率走低,2025年債市無憂。

各期限國債收益率及中短期票據收益率自2024年底开始上行,3月中旬至小高峰,此後又呈快速回落態勢。具體來看,根據wind,截至4月14日,1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至1.42%,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至1.66%,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至1.86%,1年期AAA+中短期票據收益率下降至1.77%,3年期AAA+中短期票據收益率下降至1.88%。長期來看,預計經濟強修復仍面臨多重制約因素,逆全球化趨勢加強,雖然央行降准降息預期延後,但2025年貨幣政策延續適度寬松基調,我們預計後續債市利率中樞仍將趨於下行。

理財收益率小幅回暖,破淨風險降低。

根據普益標准,銀行理財今年以來平均年化收益率爲2.16%,較上期增加26.72bps,其中,固收+類較上期變動37.26bps;此外,在數輪存款降息推動、“手工補息”叫停的背景下,理財收益率的“比價優勢”凸顯,仍會吸引存款資金遷徙。隨着債市收益率修復,產品淨值逐步回升,理財破淨率持續下降,理財市場穩定性增強。根據Wind,截至3月16日,破淨率僅爲1.93%,遠低於2022年末25%以上的水平。

我們預計4月理財規模將重新回到高點,增長大約1.7萬億至30.8萬億。

3月在季末考核壓力之下表內存款虹吸理財資金,但綜合往年3-4月的發展趨勢,我們預計4月理財規模將出現明顯的增長。此外,3月下旬央行公开市場淨投放,資金面緊平衡得到緩解,國債收益率快速回落,再加上理財收益率回暖,我們預計4月理財規模漲幅大概率超過季末回落額。

我們認爲低利率階段,固收+仍然是理財發力點。

3月份固收+產品規模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而回落,但降幅顯著低於現金理財及純固收產品。3月份純固收產品規模下降4504億元,含權的固收+產品規模下降3004億元。我們認爲固收+產品未來仍會呈增長態勢,成爲理財規模增長的重要發力點。

利率下行大背景下,純固收產品收益率的吸引力逐步降低,固收+理財作爲“黑馬”,料未來仍將是各大理財子發行的重點產品。近年來,我國的利率下行導致傳統固定收益類資產收益率下降,存款利率、債券到期收益率普遍降低,理財產品收益持續下滑。理財機構爲了維持產品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需要尋找更高收益的投資渠道,固收+產品重回舞台中心。未來理財機構料將注重多元化投資,通過權益、期權、委外等途徑增厚收益,以應對“資產荒”並提高收益上限。另外,政策也爲固收+產品注入新動力。我國政策積極鼓勵中長期資金入市,2024年國務院《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明確鼓勵理財資金參與權益市場,權益市場活躍度的提升也可能帶動投資者對含權產品類“固收+”產品的需求。

展望全年,我們預計2025年存款降息仍將繼續推進,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理財性價比仍會凸顯,2025年規模有望突破32.5萬億,其中固收+理財仍有望成爲各大理財子發行的重點產品。

風險因素:

測算結果由於數據可得性與實際情況可能存在一定差距;市場波動超預期,理財贖回潮卷土重來;逆全球化趨勢;貨幣政策邊際收緊;銀行理財監管趨嚴。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5年4月17日發布的《理財雙周觀察系列20250417—3月理財規模季節性回落1.1萬億,4月有望超額修復》,分析師:明明  章立聰  楊宏宇  史雨潔



標題:中信證券:3月理財規模季節性回落1.1萬億,4月有望超額修復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2927.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