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伊份糉子喫出“帶血創可貼”?“零食大王”OEM战略遭考驗
來源:野馬財經
要不然讓糉子出來說真相吧。
“帶血糉子”在端午節前夕突然竄上熱搜。
5月10日,有IP地址顯示爲江蘇的消費者在社交平台發布視頻稱,“給孩子喂的”來伊份(603777.SH)蜜棗糉中竟然有“帶血創可貼”,“真的是氣炸了”。這位消費者表示, “當時买就是覺得(來伊份)是大品牌”,“是連鎖店”。對此,有網友留言表示,“好惡心”。
“帶血創可貼”糉子事件被曝光後,來伊份遲至5月12日凌晨才陸續發布公告或說明進行致歉,市場消費者和投資者普遍關注“帶血糉子”的事件原因和解決辦法,但目前上述消費者和來伊份均未表示最終處理結果。
圖源:“財聯社”抖音
另據《南方都市報》報道稱,來伊份聯合創始人、總裁鬱瑞芬對其表示,“這款糉子是在五芳齋生產的……是熟食,不可能帶血。”同時,鬱瑞芬表示,目前來伊份與消費者以及多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參與調查。
“野馬財經”在來伊份线下零售店中看到,目前在售的蜜棗糉委托單位爲浙江五芳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603237.SH,簡稱“五芳齋”)。對上述事件,五芳齋表示,正在配合調查。
來伊份實控人爲施永雷、鬱瑞芬和施輝一家,其中施永雷和鬱瑞芬爲夫妻,施永雷和施輝爲父子關系。在職務分工上,施永雷爲公司董事長、鬱瑞芬爲公司總裁。
來伊份在2016年上市,爲國內“主板零食第一股”,歷史最高股價曾達到57.91元/股。自2023年以來,來伊份業績已經持續下降兩年,門店布局上一邊縮減直營店數量,一邊擴張加盟門店數量,但公司整體門店數量在下降中。截至5月12日收盤,來伊份股價13.26元/股,總市值約44.34億元。
來伊份下架蜜棗糉,
稱事件仍待確認
上述消費者發布視頻後,來伊份表示,公司積極嘗試多種方式與消費者建立聯系……同時承諾消費者因食用存有異物的蜜棗糉而出現的身體問題,由此產生的檢查、治療費用,公司全額承擔。
此外,來伊份在5月12日凌晨發布的《關於蜜棗糉異物的情況說明》(簡稱“說明”)中對公衆致歉,並表示公司高度重視,已成立專項小組展开調查,對本批次(2025年04月02日)蜜棗糉產品進行了下架處理,消費者也可選擇就近門店進行退換貨,並可得到相同金額的額外補償。
圖源:公司官網
而網名爲“song”的視頻主在“新聞夜班”視頻號下留言稱,自己是事件寶媽,“原視頻已被官方強制下架”,“想要個說法”。據《上海證券報》報道,該消費者表示,來伊份覺得這件事影響太大,希望在小孩體檢結果出來前先進行隱藏。
該消費者還表示,發現該問題後已經撥打12315反映情況,對方表示,如果是拆开後發現的問題,應該找生產廠家(維權)。
5月12日下午,來伊份董祕辦在回答投資人咨詢時表示,目前仍在和消費者聯系,希望拿到實物,並通過化驗檢測、產品追溯來辨別和確認異物種類、生產環節等具體問題。
來伊份表示,目前已經聯系了食藥監等部門及第三方共同處理此事,在互信互認的情況下,推進上述流程。
董祕辦表示,這批次的蜜棗糉只委托了一家公司(五芳齋)進行生產,現在已啓動全鏈路調查程序,“如確爲生產過程控制問題,將再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這位董祕辦人員還強調稱,這批次蜜棗糉委托生產的公司沒有二次轉包,這些是來伊份在委托時就規定的,如果後續核查確認是委托公司的問題,會按照委托合同的權責約定,對該委托公司進行責罰。至於後續是否還會繼續和該委托公司合作生產,還要看核查結果以及本次事件的影響等綜合因素。
至於後續還是否會繼續銷售蜜棗糉產品,來伊份方面表示,這批次蜜棗糉問題核查清楚後會繼續銷售,但是如果本次事件的處理時間延續到端午節之後,可能就不會再上架蜜棗糉產品了。
圖源:罐頭圖庫
“這批次蜜棗糉的下架對公司銷售的影響很小,而且我們還有其他品種的糉子在銷售,投資者不必過於擔心。從這幾日的銷售情況來看,公司銷售額並沒有出現大幅波動。”來伊份方面表示。
“野馬財經”在來伊份线下門店看到,目前來伊份在售的糉子產品主要爲“高糉”系列,其中除了蜜棗糉,還有豆沙糉、玉米芋泥糉、蛋黃肉糉、雞肉糉、鮮肉糉等,其中蜜棗糉、豆沙糉的委托單位爲五芳齋,肉糉系列的委托單位多爲浙江荃盛食品有限公司。
偶發情況還是體系弊病?
來伊份OEM代工遭遇考驗
“這次在糉子食品中出現異物,我們也很詫異。”來伊份董祕辦回應投資者時表示,公司對委托單位的生產也有嚴格要求,並會進行質檢、抽查。
在某地官方視頻號上,曾在2024年6月3日發布過一則五芳齋的包糉子視頻。該視頻顯示,該地五芳齋日均生產100萬顆糉子。畫面裏,裹糉小哥雙手翻飛,給糉子卷糉葉、纏糉线,忙得不亦樂乎。
但視頻也顯示,裹糉過程完全是純手工操作,這如何保證食品的衛生安全?
圖源:罐頭圖庫
來伊份在“說明”中進一步表示,糉子的加工過程中,每道工序均設有專崗、專職檢驗人員。
“說明”顯示,來伊份對於生產中員工使用創可貼的管理,工廠設有專人專崗對車間人員檢查傷口異常情況,如發現傷口,明確規定不得參與裹糉等與食品直接接觸的相關環節,其余非直接接觸環節如需要會有專崗人員發放工廠專用的藍色金屬材質創可貼,同時佩戴專用一次性藍色食品級手套作業,專用創可貼可通過金屬探測有效識別,避免管理的漏洞,並在當班生產結束後統一回收做好記錄,同時確保可追溯。”
“雖然是手工操作,但是我們明確要求,員工不能徒手接觸食品,必須穿戴可食用橡膠手套,進入操作間之前,也會要求檢查是否有傷口。”來伊份方面表示,公司已經持續多年在端午節前後銷售糉子產品,這次事情可能是一次偶發問題。
但由於目前調查結果並未公布,消費者、投資者對來伊份的質檢問題還抱有疑慮。
據來伊份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產品主要覆蓋堅果炒貨、肉類零食、糕點餅幹等13大核心品類,1500余款OEM商品。
OEM,即代工生產模式。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認爲,國內企業使用OEM代工模式比較普遍,其中最關鍵的是質量內控體系。“質量內控體系比較復雜,比如來伊份對代工廠的監管力度、飛行檢查的頻次,以及自身對於品控的態度。”
圖源:罐頭圖庫
朱丹蓬還對其他媒體表示,來伊份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的關鍵在於對代工廠商沒有進行嚴格審核,難以完全從產業鏈上進行把控。“代工廠商不斷增多、產品數量快速擴充,管理難度也隨之加大,導致來伊份在外部採購、內部管控和店面管控3個方面均面臨挑战。相關成本也不斷上升,可能侵蝕利潤。”
來伊份曾在財報中表示,公司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BRCGSA&B全球代理商與經紀商體系標准,建立覆蓋源頭環節、生產環節、流通環節的產品質量全生命周期管控體系。形成了一套以“預防爲主”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風險控制體系、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和31道質量管控體系,強化源頭管理,不斷提升檢測中心的檢測水平,實現端到端的食品安全質量管控體系。
“野馬財經”注意到,來伊份表示公司在2017年就开發了質量安全溯源系統,消費者可通過手機掃描其質量安全溯源碼,了解產品原料生長區域環境、質檢、質量認證、全程檢驗、全程驗證等商品信息。
但“野馬財經”在其委托五芳齋的蜜棗糉、豆沙糉包裝上,均沒有找到質量安全溯源碼。而在一款名爲“糙米卷卷”的商品包裝上,卻可以找到並打开上述溯源碼,其中部分相關生產流程可以查看圖片和時間。
圖源:罐頭圖庫
同樣是來伊份的商品,但在質檢體系中作爲重點項目的質量安全溯源碼爲何“分布不均”呢?
來伊份表示,並不是所有商品都有質量安全溯源碼,主要是對部分商品的原材料無法做到有效監控,這次涉事的蜜棗糉也是如此,比如糉子中的糯米、紅棗等原材料的源頭監控,實現難度比較大。
“但是實現工廠中生產監控比較容易實現,這次蜜棗糉的工廠生產環節我們也有監控,後續核實到具體生產時間、場所後,可以通過監控進行核查。”來伊份對投資者表示。
“零食大王”偏愛加盟商,
來伊份經營現金流大降
來伊份誕生於1999年的上海,創始人爲施永雷和鬱瑞芬夫婦,最初他們的門店主營飲料和炒貨,但施永雷卻希望把休闲食品作爲門店的主營範圍,並打算把“直營連鎖專賣店”作目標,經過持續經營,來伊份旗下已經擁有嗨喫無骨、伊天益袋等超千款零食。
2016年10月,來伊份登陸上交所,首次發行6000萬股,募集資金淨額6.6億元,成爲“主板零食第一股”。來自江蘇啓東的施永雷也成爲一代“零食大王”。
但近年來,來伊份的門店數量卻在減少。
財報顯示,2023年來伊份全國門店總數達3685家,爲公司門店數量最高點,但直營門店卻持續減少,從2021年的2194家下降至1910家。2024年,來伊份總門店數3085家,同比減少16.28%,其中直營門店進一步下降至1485家,而加盟店則增加至1600家,佔比約52%。
來伊份對此解釋稱,公司正逐漸從傳統零售企業向連鎖管理服務+供應鏈平台型企業轉變。
上述背景疊加本次“帶血創可貼”蜜棗糉事件,令消費者和投資者存疑,這種變化是否會影響公司的質量管控體系?
圖源:罐頭圖庫
在上述轉型同時,“野馬財經”注意到,2022年之後,來伊份的營收、淨利潤等指標已經連續兩年同比下降,顯示出公司業績遇到增長瓶頸。
據來伊份2024年財報,公司已創立25年,在全國百余座大中城市擁有近3100家連鎖店鋪,產品來自全球五大洲20多個國家和中國25個省市地區,擁有超8900萬用戶數,累計服務8.6億人次消費者。
2024年,來伊份營收約33.7億元,同比減少15.25%。其中門店零售收入約20.2億元,同比下降21.39%,電商收入約2.12億元,同比下降約35.54%。而加盟商批發和特渠收入均同比上漲,但漲幅只有3.92%和1.3%。(特渠,指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個人進行集中採購的消費行爲)
今年(2025年)1季度,來伊份營收約10.48億元,同比再降1.23%;歸屬淨利潤僅1243.57萬元,同比大幅縮水79.72%;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也僅爲605.98萬元,同比大降89.07%。
圖源:東方財富網
來伊份表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下降,主要是直營門店業績下滑所致。
而在業績下滑背景下,來伊份又遭遇“帶血創可貼”糉子事件,這對來伊份的未來業績會造成如何影響還有待觀察。
來伊份這個簡單擇取施永雷和鬱瑞芬夫婦倆姓名尾字諧音而來的品牌,在2020年提出全新“新鮮零售”品牌战略,希望在消費者中建立“新鮮零食=來伊份”的認知,並在官網首頁打出“健康零食引領者”的標語。
但這次“帶血創可貼”蜜棗糉事件後,消費者對來伊份的“健康零食”會如何選擇?期待來伊份盡快給消費者和投資者以事件真相。
你买過來伊份的零食嗎?
標題:來伊份糉子喫出“帶血創可貼”?“零食大王”OEM战略遭考驗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20421.html